1) philosoph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哲学话语式批判
2) critique of philosophy
哲学批判
1.
Marx s law theory construction adheres to the "social-political law philosophy approach",influenced by his transformation from "critique of philosophy" to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受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转变的影响,马克思法律理论的建构遵循了"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
2.
As a quintessence of bi-construction of critique of philosophy and critique of economy,The Capital reflects Marx s train of thought in studying human socie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human race.
《资本论》是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双向建构的结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的大思路。
3.
Feuerbach s critique of religion is not merely a continuation of his early critique of philosophy; actually, the substance of his critique of religion represented by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 is the critique of philosophy, i.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不仅是其早期哲学批判的延续,而且以《基督教的本质》为代表的宗教批判的真正精义就是哲学批判,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的真正成果不是对基督教或一般宗教之本质和起源问题的具体解决,而是贯穿于宗教批判始终并作为宗教批判根据的“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形成和运用。
3) critical philosophy
批判哲学
1.
He thus established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critical philosophy, putting forward the point that dogmatism evolved out of ignorance, which was the necessary product of human s childhood.
确立了批判哲学的历史地位,提出了独断论产生于无知,是人类童年的必然产物。
2.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of Powell is both religionary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criticism, but in the final analysis was religionary criticism,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the idealistic character of his critical philosophy.
鲍威尔的批判哲学既是宗教的批判,也是政治的批判,但归根到底是宗教批判。
4) discourse and critique
话语批判
1.
Michel Foucault s theory on the discourse and critique and the intellectual s duty;
福柯的话语批判理论与知识分子职守
5) critique of philosophy(critique)
哲学的批判(批判)
6)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哲学话语
1.
It s 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ical terms that makes 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哲学话语不同于日常话语、艺术话语和科学话语,它有其自身的特征:语义独特、内涵确定、言简意丰、逻辑严谨。
补充资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探讨人类解放的具体途径问题的一篇文章。1843年夏天,马克思写了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准备出版,于是在1843年末至1844年1月写下了这篇《导言》。1844年2月《导言》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出版全书的计划却没有实现。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宗教的本质,并指出,在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以后,就应当集中批判德国的社会制度;而要彻底批判德国的现存制度,就必须批判德国的、尤其是G.W.F.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但是,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因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德国的社会革命不仅需要有彻底的革命理论,而且需要有物质的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无产阶级,从而第 1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为了把这两种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本文和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是姐妹篇。后一篇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任务,而本文则着重论述了实现这一任务的道路和社会力量。列宁认为,这两篇文章表明,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宗教的本质,并指出,在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以后,就应当集中批判德国的社会制度;而要彻底批判德国的现存制度,就必须批判德国的、尤其是G.W.F.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但是,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因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德国的社会革命不仅需要有彻底的革命理论,而且需要有物质的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无产阶级,从而第 1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为了把这两种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本文和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是姐妹篇。后一篇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任务,而本文则着重论述了实现这一任务的道路和社会力量。列宁认为,这两篇文章表明,马克思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