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镇与东莞市中心相连,位于广深经济走廊中部,是香港、深圳通往广州最快捷通道的必经之路。镇中心区东距东莞中心区10公里,北往广州30分钟车程,南往深圳40分钟车程,到香港也只需90分钟车程。交通联网四通八达:广深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设有大型的高速出入口;107国道及东莞市环城路在望牛墩镇的前门,离镇中心不到2公里;望牛墩镇的后门连接建设中的沿海高速路。同时,水网发达,水路运输方便,全镇有十多公里的河岸线可容纳两千吨的船停泊,可直航广州、太平等地。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外来人口6万多,现辖21个村委会和1个镇区居民委员会。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乘着改革发放的春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由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发展成为工业城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早在1984年就被授予“亿元乡镇”的荣誉称号,1986年被省批准为工业卫星城镇。尤其近几年,该镇大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外源经济和内源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由纺织、服装、五金、造纸、电子、机械等待业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全镇共有各类企业 家,其中外资企业 家,民营企业 家,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工农业产值 亿元。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重新修编了未来20年望牛墩镇的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确立了“外向带动,民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未来经济发展取向,该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镇内路网结构,营造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2002年,投入7000多万元开展了10项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北环路及北环路大桥工程、望牛墩汽车站、朱福公路、洲湾大宁大桥、洲湾至洲涡道路、登瀛桥改造工程、供电调度大楼、地税分局办公楼、电信分局办公楼。一个包括文化广场、中心小学、幼儿园、体育馆、银行、新政府以及国税、地税、劳动保障、供电、电信、国土等组成的新行政办公区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
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文化新城,以文化中心为阵地,以书法、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摄影六个文艺协会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春节篮球赛、“三八”妇女节文艺晚会、端阳龙舟赛、粤曲下乡表演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同时,大力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建设。该镇坚持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积极推进联合办学,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工作,一年来,申报的教育科研项目有160多项,其中获广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的1人、二等奖的2人、三等奖的4人,获得市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的有25人次;望牛墩中学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夺取了“十八年”好的佳绩,中考成绩达超600分有49人,占全市达超600分总人数的19.4%,其中达超莞中、一中、实中、高级中学录取线的有163人,达超万中、龙中、虎中几大市骨干高中的有171人,考上师范类的考生有12人,考上省市中专的有494人,各科中考成绩均列全市前茅;全镇有14位教师参加省市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有98人次获奖。
制定望牛墩镇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确立了与水共生的城镇定位,规划形成“一心、一核、两轴、三片区”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心”:中心区。以现有镇区为主,扩大规模,完善配套,发展为全镇的中心区,依托良好的交通用地条件,形成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带动全镇的全面发展。
“一核”生态绿色核心区。通过限制洲涡、洲湾两村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保留大片的农田和河网湿地,在镇域核心地带形成一个绿色开敞空间。这个生态绿色核心区可以改善、提升全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集中全镇的农田耕地,也可以作为片区间的隔离绿色空间,遏制中心区无序、“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充发展。
“两轴”:南北向的两条发展主轴,即北环路和望洪公路。北环路全长10公里,惠及9条行政村,望洪公路贯穿中心区,连接广深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这两条道路也承担了中心区与南部、西部三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运输功能,因此正在、也必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望牛墩镇域的两条发展主轴。
“三片区”即形成中心片区、南部片区及西部片区三个功能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