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edical imaging education
医学影像学教学
1.
Web technology applied in medical imaging education;
Web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领域的应用
4) medical radio-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医学影像图像信息系统
1.
Objectiv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llectivity design and key points of medical radio-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pplied information system.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图像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实施要点 ,以建立实用的医学影像图像信息系统。
6)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补充资料:医学影像学
包括传统X射线诊断学、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和几项影像学新技术,如B型超声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成像 (MRI)等的一门新学科,又称诊断影像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不但可用于诊断,亦用于治疗。传统放射诊断学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了重要作用。但它有几个缺点:①对人体内病理变化的反映仍不够灵敏,对人体内密度变化的分辨力差,如脑内出血及梗死的鉴别,内脏肿瘤的早期发现均受到限制。②常规 X射线检查只能显示身体脏器纵轴的平面投影,立体显示受到限制。③对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不能显示,例如较小的肿瘤、轻度炎症、水肿、少量出血等。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 CT扫描与X射线摄影不同,不是将人体内部结构直接投影在照片上,而是用X射线对检查部位进行体轴水平面的扫描。X射线透过人体以后的强度由电子检测器接受,经过放大,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送入电子计算机,经卷积反投影算法或快速傅里叶变换作反投影重建,得出该薄层断面各点或单元组织的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模拟信号,用显示器显示出断层扫描图像。CT对体内病灶的显示敏感度比 X射线胶片显著提高。可以反映出普通 X射线检查看不到的病变。例如普通X射线摄片不能显示出脑内出血灶,而在CT图像上却可显示出来。临床上往往不易区分脑出血或脑梗塞,用CT扫描后可以明确鉴别出这二种疾病。CT问世以后很快推广使用到全身各个系统。CT机的不断改进,使扫描时间缩短,扫描层厚度不断变薄(可扫描1~2mm薄层),影像质量愈来愈清晰,对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率有明显提高,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常规影像学设备。
B型超声显像 与CT同时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波通过人体,遇到不同脏器、组织的交界面时,声波就产生反射、折射,把接收到的回波经过处理即可形成图像。特点是:①操作简单;②没有放射线;③比CT经济;④对人体内病变的形态学及功能性变化均可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不足之处是对个别检查部位、个别疾病(如成人颅内病变),仍受骨骼的干扰,病变显示不清楚(见超声诊断)。
磁共振成像 对器官及组织影像的对比度和敏感性比CT高,可显示一些在CT上不显示的病变,如肝癌周围的子灶、脑白质轻度变性、较小的脑肿瘤等。对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比CT胜一筹。
人体各处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正比于该处的密度(见X射线)。CT的图像是利用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从透过人体而射出的X射线,计算出各点的吸收系数的像,即密度像。这完全是一个宏观过程,用机械式扫描。
MRI用静磁场迭加梯度磁场作空间定位,扫描过程无机械运动。成像时,用自旋回波序列的射频脉冲激励人体组织,使氢核从低能态跳到高能态,并与周围原子或氢核交换能量,导致宏观磁化强度矢量进动和恢复到平衡态的弛豫,采集磁化强度发出的自旋回波信号,经二维或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显示出人体各点氢核密度的弛豫时间加权像。因磁化强度是该点众多氢核磁矩的向量和,所以这种像是人体内各点氢核数目的平均值。它既反映了该点的氢密度,也反映了氢核与周围原子的相互耦合关系。在作血流测量时,还有流空效应的参与,可反映血液流速情况。所以与CT相比,MRI可带来更多的组织、结构信息。例如在陈旧性血肿的鉴别、肝内血管瘤的定性、带有脂肪肿瘤定性等方面均占优势。但它对非氢核的组织(如骨)不直接显示,而是通过其周围的含氢软组织间接显示,对微小病灶的分辨能力不强,此外成像时间过长。这一系列缺点使它还不能代替其他诊断手段(如CT等)。 MRI目前正在发展中,世界各国投入很强的力量,新方法不断出现,成像技术不断进展。可望将出现与CT成像速度相近的方法,出现纯弛豫时间像、多核(31P、23Na、15N、13C等)成像、波谱成像等,所以 MRI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非创伤性影像诊断手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常规血管造影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对受检者无甚痛苦,通过导管可达到全身任何部位的血管进行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也可通过它进行介入性放射学的各项治疗技术。常规血管造影的主要缺点是:①有创伤性;②需要注射较多量浓度较高的造影剂,对老弱者及小儿仍有禁忌;③胶片消耗较大,且不能进行实时显示。
1970年代末期努德尔曼等把电子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推创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它把血管造影的影像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处理(如扣除本底等);再成像等过程显示血管系统。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肘静脉注射造影剂,造影剂经过上腔静脉到右心,然后经过肺内小循环回到左心室,再到全身循环。由于采用了电子增强技术和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四肢末梢动脉及腹腔动脉显影。一方面可节省检查时间,不需住院,而在门诊进行检查,另一方面降低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对某些有常规血管造影禁忌者也可进行检查。后来从静脉法 DSA又进一步发展到动脉插管法,这与常规造影相比用药量少,浓度低,减少病人的反应,影像质量也可以保证。目前大量应用的仍以动脉减影造影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静脉法有时影像质量不如动脉法清晰。同时动脉法同样可以使病人得到安全保证且对疾病诊断更及时而可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从设备仍在发展中。其不足之处是对较小血管的显示尚不及常规动脉造影清晰,但至少可以作为常规动脉造影的筛选性检查,并可代替相当一部分常规血管造影。其发展方向是达到和超过常规动脉造影的分辨能力、减少造影剂用量、减少对病人的辐射损伤。它与CT及 MRI互相辅助,互相印证,而不能为CT、MRI所代替。
介入放射学 1967年马戈利斯首先提出,其含义有两种:①应用放射诊断学的器械、技术和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应用放射诊断学技术作为导向穿刺手段,取得组织学(包括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资料,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它不同于不用放射诊断技术导向的穿刺活检。
介入放射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内脏及血管的栓塞疗法,区域性药物灌疗法(止血、肿瘤化学治疗及溶栓治疗)、血管扩张成形术、穿刺抽吸活体组织检查、各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造瘘、结石和体内管道狭窄的处理等。其适应范围仍在扩展中,能解决许多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主要优点是能解决许多用一般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介入技术不但能解决一些疾病的诊治问题,而且方法简便,危险性不大,效果良好。以肝动脉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为例,单纯栓塞治疗1年生存率为51%(日本山田,739例),2年为24%,3年为15%,5年为6%;而未经治疗的肝癌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仅为4个月。又如对肾癌的治疗常规,一般均先采用术前栓塞治疗,再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时出血少,效果好。不能进行手术者可继续行栓塞治疗。有的报告栓塞物内加入放射性125I(125碘)的微小颗粒,利用其低能γ射线从肿瘤内部进行放射治疗,可以提高肾癌患者的存活率。介入放射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中。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 CT扫描与X射线摄影不同,不是将人体内部结构直接投影在照片上,而是用X射线对检查部位进行体轴水平面的扫描。X射线透过人体以后的强度由电子检测器接受,经过放大,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送入电子计算机,经卷积反投影算法或快速傅里叶变换作反投影重建,得出该薄层断面各点或单元组织的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模拟信号,用显示器显示出断层扫描图像。CT对体内病灶的显示敏感度比 X射线胶片显著提高。可以反映出普通 X射线检查看不到的病变。例如普通X射线摄片不能显示出脑内出血灶,而在CT图像上却可显示出来。临床上往往不易区分脑出血或脑梗塞,用CT扫描后可以明确鉴别出这二种疾病。CT问世以后很快推广使用到全身各个系统。CT机的不断改进,使扫描时间缩短,扫描层厚度不断变薄(可扫描1~2mm薄层),影像质量愈来愈清晰,对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率有明显提高,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常规影像学设备。
B型超声显像 与CT同时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超声波通过人体,遇到不同脏器、组织的交界面时,声波就产生反射、折射,把接收到的回波经过处理即可形成图像。特点是:①操作简单;②没有放射线;③比CT经济;④对人体内病变的形态学及功能性变化均可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不足之处是对个别检查部位、个别疾病(如成人颅内病变),仍受骨骼的干扰,病变显示不清楚(见超声诊断)。
磁共振成像 对器官及组织影像的对比度和敏感性比CT高,可显示一些在CT上不显示的病变,如肝癌周围的子灶、脑白质轻度变性、较小的脑肿瘤等。对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比CT胜一筹。
人体各处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正比于该处的密度(见X射线)。CT的图像是利用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从透过人体而射出的X射线,计算出各点的吸收系数的像,即密度像。这完全是一个宏观过程,用机械式扫描。
MRI用静磁场迭加梯度磁场作空间定位,扫描过程无机械运动。成像时,用自旋回波序列的射频脉冲激励人体组织,使氢核从低能态跳到高能态,并与周围原子或氢核交换能量,导致宏观磁化强度矢量进动和恢复到平衡态的弛豫,采集磁化强度发出的自旋回波信号,经二维或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显示出人体各点氢核密度的弛豫时间加权像。因磁化强度是该点众多氢核磁矩的向量和,所以这种像是人体内各点氢核数目的平均值。它既反映了该点的氢密度,也反映了氢核与周围原子的相互耦合关系。在作血流测量时,还有流空效应的参与,可反映血液流速情况。所以与CT相比,MRI可带来更多的组织、结构信息。例如在陈旧性血肿的鉴别、肝内血管瘤的定性、带有脂肪肿瘤定性等方面均占优势。但它对非氢核的组织(如骨)不直接显示,而是通过其周围的含氢软组织间接显示,对微小病灶的分辨能力不强,此外成像时间过长。这一系列缺点使它还不能代替其他诊断手段(如CT等)。 MRI目前正在发展中,世界各国投入很强的力量,新方法不断出现,成像技术不断进展。可望将出现与CT成像速度相近的方法,出现纯弛豫时间像、多核(31P、23Na、15N、13C等)成像、波谱成像等,所以 MRI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非创伤性影像诊断手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常规血管造影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对受检者无甚痛苦,通过导管可达到全身任何部位的血管进行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也可通过它进行介入性放射学的各项治疗技术。常规血管造影的主要缺点是:①有创伤性;②需要注射较多量浓度较高的造影剂,对老弱者及小儿仍有禁忌;③胶片消耗较大,且不能进行实时显示。
1970年代末期努德尔曼等把电子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推创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它把血管造影的影像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处理(如扣除本底等);再成像等过程显示血管系统。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肘静脉注射造影剂,造影剂经过上腔静脉到右心,然后经过肺内小循环回到左心室,再到全身循环。由于采用了电子增强技术和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四肢末梢动脉及腹腔动脉显影。一方面可节省检查时间,不需住院,而在门诊进行检查,另一方面降低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对某些有常规血管造影禁忌者也可进行检查。后来从静脉法 DSA又进一步发展到动脉插管法,这与常规造影相比用药量少,浓度低,减少病人的反应,影像质量也可以保证。目前大量应用的仍以动脉减影造影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静脉法有时影像质量不如动脉法清晰。同时动脉法同样可以使病人得到安全保证且对疾病诊断更及时而可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从设备仍在发展中。其不足之处是对较小血管的显示尚不及常规动脉造影清晰,但至少可以作为常规动脉造影的筛选性检查,并可代替相当一部分常规血管造影。其发展方向是达到和超过常规动脉造影的分辨能力、减少造影剂用量、减少对病人的辐射损伤。它与CT及 MRI互相辅助,互相印证,而不能为CT、MRI所代替。
介入放射学 1967年马戈利斯首先提出,其含义有两种:①应用放射诊断学的器械、技术和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应用放射诊断学技术作为导向穿刺手段,取得组织学(包括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资料,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它不同于不用放射诊断技术导向的穿刺活检。
介入放射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内脏及血管的栓塞疗法,区域性药物灌疗法(止血、肿瘤化学治疗及溶栓治疗)、血管扩张成形术、穿刺抽吸活体组织检查、各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造瘘、结石和体内管道狭窄的处理等。其适应范围仍在扩展中,能解决许多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主要优点是能解决许多用一般外科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介入技术不但能解决一些疾病的诊治问题,而且方法简便,危险性不大,效果良好。以肝动脉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为例,单纯栓塞治疗1年生存率为51%(日本山田,739例),2年为24%,3年为15%,5年为6%;而未经治疗的肝癌病例平均存活时间仅为4个月。又如对肾癌的治疗常规,一般均先采用术前栓塞治疗,再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时出血少,效果好。不能进行手术者可继续行栓塞治疗。有的报告栓塞物内加入放射性125I(125碘)的微小颗粒,利用其低能γ射线从肿瘤内部进行放射治疗,可以提高肾癌患者的存活率。介入放射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