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USB、I~2C总线
1)  USB\I~2C Bus
USB、I~2C总线
2)  I2C bus
I~2C总线
1.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I2C bus based on Linux;
基于Linux的I~2C总线驱动研究与实现
2.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I2C bus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fiber optic grating heat detectors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between the processor AT89c52 and 24c01A.
介绍了I~2C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通过对单片机AT89C52与24C01A之间接口的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I2C总线在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系统中的应
3.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basic work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for the receiver of color TV, and shows the method of mending I2C bus control circuit of the receiver of color TV.
介绍了彩色电视接收机中I~2C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提出检修彩色电视接收机中I~2C总线控制电路的方法。
3)  I~2C bus
I~2C总线
1.
Implementation of I~2C Bus in Embedded System;
I~2C总线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2.
The Research for I~2C bus Communication by USI;
USI实现I~2C总线通信的研究
3.
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pressure based on I~2C bus;
基于I~2C总线的压力测控系统
4)  I 2C bus
I~2C总线
5)  I~2C-Bus
I~2C总线
1.
I~2C-B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ideo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s;
I~2C总线在视频信号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6)  I~2C bus
I~2C 总线
1.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I~2C serial bus,combines i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80C51 single chip computer,using a case of the PCF8582(EEPROM),and gives the program which realizes the I~2C bus protocol.
本文介绍了 I~2C 串行总线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其在80C51单片机上的应用,以 PCF8582(EEPROM)为例,给出了实现 I~2C 总线协议的程序。
2.
The testing system reads coding switch through I~2C bus to select testing item of paper module.
测试系统通过 I~2C 总线读取编码开关,来选择走纸模块测试项目,然后通过 RS485总线给走纸模块发对应测试项目命令,检测测试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并显示各种调试信息,包括通信是否正常、走纸模块所处的状态等。
补充资料:usb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口总线标准,在计算机上使用广泛,但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准(On-The-Go)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数据。USB由Intel、Microsoft、Compaq、IBM、NEC等几家大厂商发起。





起因
Intel公司开发的通用串行总线架构(USB)的目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计算机与电话之间的连接:显然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机通信将是下一代计算机基本的应用。机器和人们的数据交互流动需要一个广泛而又便宜的连通网络。然而,由于目前产业间的相互独立发展,尚未建立统一标准,而USB则可以广泛的连接计算机和电话。

(二)易用性:众所周知,PC机的改装是极不灵活的。对用户友好的图形化接口和一些软硬件机制的结合,加上新一代总线结构使得计算机的冲突大量减少,且易于改装。但以终端用户的眼光来看,PC机的输入/输出,如串行/并行端口、键盘、鼠标、操纵杆接口等,均还没有达到即插即用的特性,USB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三)端口扩充:外围设备的添加总是被相当有限的端口数目限制着。缺少一个双向、价廉、与外设连接的中低速的总线,限制了外围设备(诸如电话/电传/调制解调器的适配器、扫描仪、键盘、PDA)的开发。现有的连接只可对极少设备进行优化,对于PC机的新的功能部件的添加需定义一个新的接口来满足上述需要,USB就应运而生。它是快速、双向、同步、动态连接且价格低廉的串行接口,可以满足PC机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的需要。

简介
USB最初是由英特尔与微软公司倡导发起,其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热插拔(Hotplug)和即插即用(Plug&Play)。当设备插入时,主机枚举(enumerate)此设备并加载所需的驱动程序,因此使用远比PCI和ISA总线方便。

USB速度比平行埠并联总线(ParellelBus,例如EPP、LPT)与串联埠总线(SerialPort,例如RS-232)等传统电脑用标准总线快上许多。原标准中USB1.1的最大传输带宽为12Mbps,USB2.0的最大传输带宽为480Mbps。

USB的设计为非对称式的,它由一个主机(host)控制器和若干通过hub设备以树形连接的设备组成。一个控制器下最多可以有5级hub,包括Hub在内,最多可以连接127个设备,而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有多个控制器。和SPI-SCSI等标准不同,USBhub不需要终结器。

USB可以连接的外设有鼠标、键盘、gamepad、游戏杆、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硬盘和网络部件。对数码相机这样的多媒体外设USB已经是缺省接口;由于大大简化了与计算机的连接,USB也逐步取代并口成为打印机的主流连接方式。2004年已经有超过1亿台USB设备;到2005年显示器和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外设是仅有的USB未能染指的外设类别,因为他们需要更高的传输速率。

现标准中将UBS统一为USB2.0,分为:

High-speed,传输速率25Mbps~400Mbps(最大480Mbps);
Full-speed,传输速率500Kbps~10Mbps(最大12Mbps);
Low-speed,传输速率10Kbps~100Kbps(最大1.5Mbps)
标准
USBImplementersForum(USBIF)负责USB标准制订,其成员包括苹果电脑、惠普、NEC、Microsoft和Intel。

USBIF于2001年底公布了2.0规范,之前还有0.9、1.0、和1.1,他们都是完全向后兼容的。On-The-GoSupplementtotheUSB2.0Specification的当前版本是1.0a。

USB的连接器分为A、B两种,分别用于主机和设备;其各自的小型化的连接器是Mini-A和Mini-B,另外还有Mini-AB的插口。


现标准中将UBS统一为USB2.0,分为:

High-speed,传输速率25Mbps~400Mbps(最大480Mbps)
Full-speed,传输速率500Kbps~10Mbps(最大12Mbps)
Low-speed,传输速率10Kbps~100Kbps(最大1.5Mbps)
历史
USB
USB1.0FDR:1995年11月释出,同一年苹果公司发布IEEE1394标准,就是著名的火线接口.
USB1.0:1996年1月释出。
USB1.1:1998年9月释出。
USB2.0:2000年4月释出。这一标准的主要特性就是高速(理论值480Mbps)。这是当前版本。
USB2.0:2002年12月修订。加入三个不同速度标准,允许所有USB2.0兼容所有标准的USB设备包括1.1和1.0。这使得标准能够向后兼容,但是增加了不察看标记来计算设备吞吐量的难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