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佛苯之争
1)  fighting between Buddhism and Bonpo
佛苯之争
2)  the conflict between Buddhism and Benjiao
佛本之争
3)  conflict between Taoism and Buddhism
道佛之争
4)  Taoism [英]['taʊɪzəm]  [美]['tau'ɪzəm]
佛道之争
1.
Changes of Themes of Raudraksa s Battle with Sariputra and Argument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从《祇园精舍图》到《劳度叉斗圣变》的主题转变与佛道之争
5)  West Florida Controversy
西佛罗里达之争
6)  Buddhism debate
佛教论争
补充资料:佛本之争
佛本之争

    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原有地方宗教的斗争。一般以7世纪中叶~10世纪下半叶300余年间发生的前后两次禁佛事件为典型。
   松赞干布曾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大力倡导佛教。但他死后,吐蕃贵族仍倡行本教仪式。至8世纪初,赤德祖赞即位后,佛教始稍有恢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吐蕃流行天花。吐蕃贵族认为信奉佛教所致,佛教再次遭受排斥。赤松德赞幼时,支持本教的大臣为操纵王权,多方反对佛教传布,史称第一次禁佛。赤松德赞年长后,清除禁佛的贵族,迎寂护、莲花生入藏弘传佛法。但本教势力仍然强大。8世纪末期,赤松德赞才宣布禁抑本教。到9世纪中,特别是朗达玛继赞普位后,为清除热巴中前赞普的影响,大肆禁绝此前盛极一时的佛教,毁寺焚经,驱杀僧人。始于唐会昌元年(841)的这次迫害佛教运动称第二次禁佛,历时百年之久。它成为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此前为佛教的前弘期,此后为后弘期。后弘期佛教更多地融合了固有的本土宗教,佛本斗争相对缓和下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