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汉语和泰语
1)  Chinese and Thai
汉语和泰语
2)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Thai
汉语和泰语对比
3)  Chinese and Thai Idiomatic Phrase
汉泰熟语
4)  Thai and Chinese Adverbial Modifier
汉泰状语
5)  Attributives of Thai and Chinese
汉、泰语定语
6)  the Zhuang and Thai languages
壮语和泰语
1.
The source of the Zhuang and Thai languages are the same, so their kinship terms are similar to some degree .
壮语和泰语同源,其亲属称谓具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由于壮、泰两族分离有一、两千年之久,在不同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壮、泰语亲属称谓又有所不同。
补充资料:壮语
壮语

    属汉藏语系中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原称僮语。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各分几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很广,使用人数占壮族人口的70%,北部方言无送气声母,南部方言有送气声母。壮语除单纯声母还有腭化、唇化声母;有 6个元音韵母和9个韵尾。单元音韵母都是长元音,带韵尾时有长短元音的对立。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促音调往往又因元音长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值。壮语没有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名词的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面,只有数量修饰语(“—”除外)在被修饰语的前面,指示词都在句子的最后面。句子中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和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在没有正式通行的文字以前,壮族人使用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壮字来记录民歌、人名和地名等,但这种方块壮字没有经过系统整理,各地不尽一致。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81年修改后全部采用拉丁字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