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晋绥抗日根据地
1)  Anti-Japanese base area of Jin-Sui
晋绥抗日根据地
2)  Shanxi-Suiyuan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晋绥抗日民主根据地
3)  The Shanxi-Suiyuan area base
晋绥根据地
4)  Anti-Japan Bases of Jin-Ji-Lu-Yu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
The Commercial Trade in the Anti- Japan Bases of Jin- Ji- Lu- Yu;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
5)  Jindongnan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6)  Shanxi-Chahar-Hebei anti-Japanese military bases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social stratum in the Shanxi-Chahar-Hebei anti-Japanese military bases;
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变化及影响
补充资料: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
Shanxi-Suiyuan Anti-Japanese Base Area

  Jin一Sui Kang Ri Gen}udi晋绥抗日根据地(shanxi一suiyuan Anti-Japanese Base Area)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南部领导创建的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基地。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率部开赴晋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太原作战,第120师在雁北的井坪、平鲁、雁门关等地连续打击日军,并组织地方工作团深人各县,协同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动群众,改造旧政权。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组成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不久改称晋西北区委),赵林任书记,罗贵波任副书记;n月,又组成绥远(今属内蒙古)省委,白如冰任书记(不久改称绥远区委),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至1937年底,第120师在以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暂编第1师师长续范亭为主任的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的配合下,在晋西北的14个县内组织起游击队和脱产民兵、自卫队11万余人,第120师亦由东渡时的8 000余人发展到2.5万余人,开辟了以管渗山为中心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2月,日伪军1万余人对晋西北发动首次围攻,国民党军未作有效抵抗即行撤退。第120师奋起反击,连续收复7座县城,保卫并扩大了根据地。8月,第120师第358旅政治委员李井泉率第7巧团等部2 000余人挺进绥远,于当年冬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与敌后战场联系的通道,与晋察冀、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鼎足而立。1938年12月,第120师主力开赴冀中地区作战。至1940年1月,留在晋西北地区的第120师第358旅和驻晋西北的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第4纵队、暂编第1师、由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改编的工卫旅等部协同作战,多次粉碎日军进攻,并打退了阎锡山部旧军制造的十二月事变(亦称“晋西事变”),保卫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l月,中共中央指示第120师和中共晋西北区委,成立以贺龙为书记的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同时,晋西北和晋西南2个区党委合并组成中共晋西区委,以林枫为书记,赵林为副书记,统一领导晋西北和晋西南以及绥远南部地区的工作。2月初,第120师主力由晋察冀边区回到晋西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