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加坡华文补习学校
1)  Singapore Chinese Tuition Center
新加坡华文补习学校
2)  Singapore Chinese literature
新加坡华文文学
1.
Viewing from the vision of imagologi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based on common psychological heritage of national culture,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Singapore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built a "tender China" image.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阈来说,香港文学和新加坡华文文学基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建构了"温情中国"的形象,但由于注视者观看时的距离不同,造成了描述结果的差异:一个深沉忧伤,一个单纯明快。
3)  xinjiapo wenxue
新加坡文学
4)  Singapore Chinese language intellectuals
新加坡华文知识分子
5)  Singapore Civil Service College
新加坡文官学院
1.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training mode of leaders of six foreign training colleges such a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nd Kennedy Government School, French 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Singapore Civil Service Colleg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LBS Na.
本论文的研究准备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新加坡文官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印度拉芭斯国家行政学院等6所领导人才培训机构的设置模式和功能特色、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师资来源、实习制度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美国、法国、新加坡和印度四国个国家的领导人才培训模式加以研究,同时对国外领导人才培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一个侧面来窥视这四个国家是如何进行领导人才培训的,从而为我国领导人才的培训工作的创新提供一个国际的视角。
6)  ethnic Chinese in Singapore
新加坡华人
1.
Based on extensive fieldwork,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LONGPAI worship of the ethnic Chinese in Singapore.
龙牌崇拜是普遍存在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宗教信仰形态,它大致可分成集体龙牌和私人龙牌两大类,体现和承载了新加坡华人社群、社会的认同意识。
补充资料:新加坡文学
      新加坡的人口约有四分之三是华人,其余是马来人、印度人等。它的官方语文有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四种,所以有四种语文的文学作品。
  
  新加坡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1965年获得独立。它过去的文学主要是马来古典文学。
  
  由于新加坡的大多数居民是华人,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深广。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新加坡的华文报章也很快地陆续刊登用白话文体写的文学作品。从1924年开始,各华文报刊相继增辟文艺副刊,如《小说世界》、《南风》、《星光》等。同时,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断增长,并形成20年代华文文学运动的主流。1925年,李西浪(?~ 1972)所著长篇小说《蛮花惨果》,描写作为"猪仔"的华工在婆罗洲(今加里曼丹)被奴役的非人生活。1927年,张金燕(1901~  )在《荒岛》上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大多描写妇女在殖民地的半封建社会里的不幸命运。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小说还有邱志伟的《长恨的玉钗》(1924)、拓哥的《赤道上的呐喊》和曾华丁的《五兄弟墓》(1928)等。
  
  
   
  
  1929年陈炼青(1907~1943)首次提倡文学作品应有地方色彩。1934年丘士珍发表论文《地方作家谈》,进一步强调应鼓励乡土作家的创作。他的作品《峇峇与娘惹》(意为土生土长的华人先生和太太,1934)是华文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带本乡本土色彩的中篇小说。在华文戏剧方面,1933年首次演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独幕剧《芳娘》、《一侍女》、《绿林中》和《兄妹之爱》。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也掀起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救亡的运动。许多文艺创作也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并涌现一批优秀作品,如张一倩的中篇小说《一个日本女间谍》(1938)、铁抗(原名郑卓群,1913~1942)的中篇小说《试炼时代》(1938)、乳婴的短篇小说《八、九百个》、吴天(1912~
  )的剧本《伤兵医院》(1937)和王君实(1918~1942)的散文《海岸线》等。此外,比较优秀的短诗有刘思的《黄包车夫》(1939)和椰青(1921~1939)的《埋葬》(1938)。
  
  1942年日军侵占南洋群岛之后,铁抗、王君实等作家相继遇难,文学活动处于低潮。日本投降后,文学创作活动重新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以描绘战争和抗日地下活动为题材的英文小说。较著名的有陈基安的《无声的敌人》(又名《马来亚》,1952)、尼维·刹特的《一个像艾丽丝的小镇》(1950)、迈克·强的《榴梿树》(1960)、葛烈维尔的《鼠王》(1962)和烈斯李·托玛斯的《娘子军》(1966)。
  
  随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马来作家马苏里、玛斯等于1950年8月创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称"五十年代派",其中多数作家坚持了“为社会而艺术”的创作原则,表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作家哈伦·阿米努拉锡以1511年马来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侵略的英勇事迹为题材写成小说《阿旺元帅》及其续集《阿旺元帅之子》。诗人马苏里写了热爱乡土和民族的诗集《白云》(1958)、《时局的色彩》(1962)和《苦花》(1962)。苏拉特曼·马卡山的短篇小说《没有出路》(1958)描写一个马来舞女的不幸遭遇。新加坡独立后,不少马来作家迁回马来西亚,马来文学的中心也逐步由新加坡转移到吉隆坡。
  
  战后的华文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描写劳苦大众,特别是以老一辈的华侨劳工、矿工、割胶工和农民的艰苦创业为题材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比较杰出的有李过(原名李今再,1929~ )的中篇小说《大港》(1959)、《新垦地》(1960)和长篇小说《浮动地狱》(1961)等。苗秀(原名卢绍权,1920~1980)的中篇小说《新加坡屋顶下》(1952) 也是一部描写社会下层人物的代表作。
  
  新加坡独立以后,除马来作家的"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作为新加坡马来文作家协会继续存在外,泰米尔作家协会、新加坡(英文)作家协会和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相继成立。
  
  
  
   
  
  新加坡写作人协会是新加坡公民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的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的华文写作者于1945年底成立星华写作人协会,但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紧急法令而自动解散。1947年底成立的星华文艺协会也出于同一原因而解散。1970年8月,在连士升(1907~1972) 等作家的倡议和推动下,成立新加坡作家协会;1976年5月,改名为新加坡写作人协会,选举小说作家黄孟文为会长。协会创办《文学月报》(后改为《文学》半年刊),开辟文艺副刊《写作人》,出版文学丛书,鼓励会员从事文学创作,并举办文学理论讨论会、专题讲座、诗歌朗诵会等,同时组织国际文学交流活动。
  
  战后新加坡文学发展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并强调地方色彩和题材多样化。这时期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底层社会的贫困,对不合理的社会有所揭露。比较著名的华文作品有苗秀的长篇小说《残夜行》(1976,曾获新加坡1978年度书籍奖),石剑洪的中篇小说《高楼内外》(1979),以及黄孟文的《再见惠兰的时候》、李汝琳(原名李宏贲)的《新贵》(1978)、韦西(原名黄燊辉,1935~
  )的《捉贼》(1977)和蓉子的《画像》(1979)等短篇小说。此外,老作家于沫我(杜又明,1916~
  )的新著《于沫我短篇小说集》也于1979年出版。
  
  在英文小说方面,有吴宝星描写新加坡青年爱情故事的长篇小说《长梦悠悠》(1972)和陈国盛所写的三部曲《新加坡之子》(1972)、《马来西亚的人》(1974)和《放眼世界》(1975)。还有弗兰西斯·托马斯的《一个移民的回忆录》(1972)和N.I.罗氏的《被遗弃在热带海滨的华人》(1974)等。短篇小说方面比较著名的有嘉蒂莲·林的《怪物》(1978)和叶裕金的《家长》(1975)。后者被评选为1975至1977年的东盟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70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爱情的马来文长篇小说。如玛斯的《马伊尔要结婚》、苏来第·西班的《大炮与爱情》和奈英姆·代比的《毁灭》(1978)等。比较优秀的短篇小说有福阿特·沙林的以追求自由为题材的《我要把心儿带到何方》(1974),卡玛列亚·阿旺以试管婴儿为题材的《他不是咱们的》(1975),以及尤诺斯·赛伊德的描写航海生活的《马玛特船长》(1976)等。
  
  诗歌方面,获1979年东盟文学奖的知名诗人艾温·谭布(1923~
  )著有英文诗集《大地的肋骨》(1956)、《第二语音》(1976)和《上帝也会死》(1977)等。他的诗《一个普通的人》,反映了旧的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冲突对于亚洲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影响。穆罕默德·拉蒂夫·穆罕默德的诗《我的同胞在我出生之日》获1974年马来诗歌创作第一奖。泰米尔文诗歌有诗人伐南所写的《节日的歌》(1978)等。华文诗歌方面,较突出的有柳北岸(原名蔡文玄,1903~  )创作的长达3,254行的叙事诗《无色的虹》(1977),描写一个普通华侨的生活史。此外,有诗集《捕萤人》(1979)的作者周粲(原名周国灿,1934~
  )、诗集《五月》(1955)的作者杜红(原名郑亚本,1936~  )和诗集《内外集》(1978)的作者王润华(1914~
  )等。
  
  剧本方面有田流(原名钟文灵,1931~
  )的华文剧作集《三万元奖金》(1972)和《田流剧作集》(1979),其中有些电视剧,如《守财奴》、《国与家》(1971)和《赌》(1971)都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社会的丑恶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讽刺与揭露。英文剧本有强调各民族和睦相处和作为新加坡人感到幸福自豪的作品,如吴宝星的《微笑之余》(1965),描写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反映出种族意识被逐渐削弱;杨罗柏的《新加坡,你在何方》,反映不同种族的遭遇。这些作品表明英文的使用已超越了种族的界限。此外还有诺尔的马来文剧本《农民的女儿》,描写一位农村姑娘英勇保卫家乡的故事。全剧富有新加坡的地方色彩。
  
  

参考书目
   苗秀:《马华文学史话》,新加坡,1968。
   苗秀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一集(理论), 新加坡,1971。
   赵戎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八集(史料), 新加坡,197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