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endocommensal ciliates
内共栖纤毛虫
1.
Morphology and infraciliature of 3 endocommensal ciliates,Strombidium echini Song et al.
研究报道了采自南极威德尔海区海胆体内的三种内共栖纤毛虫,分别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和多膜纲寡毛目。
3) Benthic foraminifera
底栖有孔虫
1.
Benthic foraminifera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aiwan Strait;
台湾海峡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
2.
Deep-sea Core WP7 (3°56 S,156°E, and water depth 1 580 m) retrieved from the nuclear region of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was selected for benthic foraminifera and calcareous nannofossil study.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
3.
The studies on the modern sedimental benthic foraminifera of coral reef around Hainan Island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are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综述了南海的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各珊瑚礁区现代沉积底栖有孔虫研究成果,区内礁区底栖有孔虫总体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浅海礁相动物群区系,又由于半封闭的独特的南海海洋地质发展史而催生了大批新属、新种。
4) benthic foraminifer
底栖有孔虫
1.
11′E, 2 772 m)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presented for the benthic foraminifers 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 and Uvigerina peregerina in 64 samples.
77m共 1992个样品中 ,由老到新挑选了 6 4个样品 ,测试了同一样品中底栖有孔虫Uvigerinaperegerina与Cibicidoideswuellerstorfi的δ18O和δ13 C值 ,结果表明 114 3站U 。
5) benthic polychaeta
底栖多毛类
1.
Preliminary study on ecology of benthic polychaeta in Quanzhou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泉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底栖多毛类生态的初步研究
6)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底栖有孔虫组合
补充资料:大熊猫消化竹子全靠纤毛虫帮忙
国宝大熊猫属食肉目动物,但它90%以上的营养来源于竹子。大熊猫如何能够消化高纤维的竹子呢?这一直是一个谜。科技人员经过5年的研究,首次在大熊猫胃内发现纤毛虫,这一发现将对大熊猫消化生理学研究产生深刻影响。
食肉目动物大熊猫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肠道短,没有复胃,缺发达的盲肠。因此,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是无数人想解开的谜团。5年前,在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成都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成都动物园费立松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就此展开了专题研究。
5年中,费立松研究员和四川农业大学的杨光友教授密切合作,终于在大熊猫的胃内发现了大量纤毛虫的存在。除此以外,科学家们还有3项重大发现:检测到大熊猫消化道内含有很高的淀粉酶;大熊猫消化道缺乏乳糖酶;在大熊猫粪便中培养、富集到纤维素分解菌和产甲烷菌。
据介绍,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纤毛虫,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5只大熊猫胃内发现的纤毛虫密度低于牛羊等复胃食草动物。
费立松研究员告诉记者,在食肉目单胃动物大熊猫的胃内发现纤毛虫,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这为探索大熊猫对竹类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机理打下了基础。
食肉的大熊猫在其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食性出现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动物食性和营养的改变,往往首先影响到食物消化、吸收的有关器官,最终影响到动物的整个身体。估计大熊猫在消化生理方面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源自中国林业网)
食肉目动物大熊猫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肠道短,没有复胃,缺发达的盲肠。因此,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是无数人想解开的谜团。5年前,在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成都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的资助下,成都动物园费立松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就此展开了专题研究。
5年中,费立松研究员和四川农业大学的杨光友教授密切合作,终于在大熊猫的胃内发现了大量纤毛虫的存在。除此以外,科学家们还有3项重大发现:检测到大熊猫消化道内含有很高的淀粉酶;大熊猫消化道缺乏乳糖酶;在大熊猫粪便中培养、富集到纤维素分解菌和产甲烷菌。
据介绍,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纤毛虫,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5只大熊猫胃内发现的纤毛虫密度低于牛羊等复胃食草动物。
费立松研究员告诉记者,在食肉目单胃动物大熊猫的胃内发现纤毛虫,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这为探索大熊猫对竹类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机理打下了基础。
食肉的大熊猫在其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食性出现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动物食性和营养的改变,往往首先影响到食物消化、吸收的有关器官,最终影响到动物的整个身体。估计大熊猫在消化生理方面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源自中国林业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