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农业用地分区
1)  agricultural land-use district
农业用地分区
2)  Agriculture Land Use Division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3)  agro-use regionalism
农业利用分区
4)  agricultural land
农业用地
1.
Pattern succession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ted converted from large opencast mine in loess areas;
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农业用地格局演变的分析
2.
A study of using incom capitalization approach to the eval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price;
收益还原法在农业用地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浅析
3.
The nutrient surpluses in regional agricultural land may partly discharge to natural waters,which will cause the eutrophication of rivers and lakes.
根据太湖南部长兴县农业统计资料,对该地区1949~2002年农业用地上N、P的剩余量作出评估。
5)  farmland [英]['fɑ:mlænd]  [美]['fɑrm'lænd]
农业用地
1.
The Sichuan Province has complex topography with large population, the pressure of farmland is very heavy.
目前农业用地资源紧张,人均耕地0。
2.
The emergy input-output and emergy-based indices of farmland in Xi an from 1996 to 2006 are studie.
本文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西安市1996-2006年农业用地能值投入产出及评价指数的动态分析,对农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判定和分析。
3.
For various reasons, farmland soil suffered varying degrees of contamination, which has caused a serious threat on food safe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业用地土壤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6)  agricultural land use
农业用地
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perform a multi-scal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of Minqing County in Fujian Province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bio-geophysical,socio-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al conditions.
以闽中地区闽清县为例,采用统计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其主要的农业用地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
2.
In this paper we tried to analyze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in Beijing City, and make clear their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
分析北京1980年、1990年、2000年的耕地率、粮食和蔬菜作物的种植率及粮食和蔬菜作物及果树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得出北京农业用地变化类型由土地条件、国家政策和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工业化、城市发展、栽培作物种类变化等多种驱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补充资料: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regionalization of land use

tudi liyong fenqU土地利用分区(况gionalization of land use)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途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区域划分。又称土地利用区划。 分区的基本依据是:①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的相对一致性;③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和远景开发利用方向与途径的相对一致性;④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 1卯3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中,根据土地利用的现状和规划调整愈见,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保持县界完整的情况下,把全国划分为n个土地利用一级区和37个二级区。一级区是:沿海区、松嫩三江平原区、兴安岭长白山区、三北交界区、黄淮海平原区、黄土高原区、江南丘陵区、南方山地区、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区。 吴传钧、郭焕成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l望科年出版)把全国划分为4个一级区和17个二级区。一级区反映中国水、热条件和土地利用结构最大的地域差异。二级区反映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过程不同,而形成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不同利用水平等最基本的地域差异。具体分区如下:①北方区。包括东北山地丘陵区、东北平原丘陵区、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参见彩图插页第27页)、华北平原区。②南方区。包括四川盆地和秦岭大巴山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东南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华南滇南区。③西北区。包括内蒙古东北区、蒙甘宁区、北疆区、南疆区。④青藏高原区。包括青藏高原西北部区、青川藏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区。 土地利用分区,揭示区域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土地利用特点,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重要科学依据。 (梁佩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