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ny-terrain of the seabed
海底微地形
1.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utting of Cobalt crust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tiny-terrain of the seabed and constrct an accurate regular grid DEM of the tiny-terrain.
对海底微地形实施探测,构建精确的海底微地形规则网格DEM,是实现钴结壳最优切削的基础。
2) seabed terrain
海底地形
1.
Ray tube trace in typical seabed terrain;
典型海底地形下声线管束轨迹分析
2.
Research of seabed terrain displaying based on Direct3D;
基于Direct3D的海底地形显示方法研究
3) submarine terrain
海底地形
1.
Submarine Terrain Analysis Based on Hypergraph and Characteristic Extraction;
基于超图的海底地形分析和特征提取
2.
Based on the hypergraph based data structure(HBDS),object-oriented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 theories,this paper presents an object-oriented HBDS model for a complicated and gigantic ocean system,and particularly,for submarine terrain.
在超图、面向对象与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巨系统海洋,特别是海底地形的超图对象模型。
4) submarine topography
海底地形
1.
But submarine topography changed differently in the different area,especially in the kinds of erosion and siltation.
但海底地形变化在不同的地段是不同的,且冲淤变化差异明显。
2.
Since the diver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1976,the submarine topograph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al zone Pile 106 to Yellow River Port has suffered intensive erosion,and the shore has constantly retrograded.
1976年黄河改道从水清沟入海后,黄河三角洲前沿桩106至黄河海港岸段的海底地形遭受强烈侵蚀,岸滩不断蚀退。
3.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and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a case study on an offshore platform in the Chengdao oil field area was mad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bmarine topography variation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offshor.
以老黄河口海域埕岛“中心1号”生活平台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海底地形变迁对海上平台动力特性所产生的影响,为该海域未来平台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5) bathymetry
[英][bə'θimətri] [美][bə'θɪmətrɪ]
海底地形
1.
This paper gives an outline of recent 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radial orbit error analysis in space and frequency domain,recovery of gravity anomalies and bathymetry from altimeter data,computation of ultra high degree geopotential model using altimeter-derived gravity anomalies.
简要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近十年来密切跟踪世界发展动态,灵活运用高新技术,致力于卫星测高技术应用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卫星测高径向轨道误差时域和空域特征分析、卫星测高反演海洋重力场、卫星测高反演海底地形以及利用测高重力异常扩展超高阶地球位模型研究成果。
6) seafloor topography
海底地形
1.
Effcts of 2-D irregular seafloor topography on undersea ground motion;
二维不规则海底地形对海底地震动的影响
2.
The effects of SSC(small-scale sub-lithospheric convection) on seafloor topography are investigated by formulating a 2D thermal convection model that is parallel to plate motion.
根据建立的垂直于大洋中脊的二维热对流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常粘性以及与温度相关的粘性两种粘性结构对小尺度地幔对流对海底地形的影响进行了重新研究。
补充资料:海底地形
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1925~1927年期间,德国"流星"号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亚于陆地。1953年以来,使用精密的回声测深仪获得越来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至1967~1969年期间,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立体地貌图相继问世。(见彩图)
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点深 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8.13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而岛屿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纳罗亚火山实际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约万米的山体。
基本单元 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区深度在4~6公里。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图1)。
大陆边缘 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也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大陆架是滨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多为100~200米,这里坡度发生明显转折,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主要由浊流冲刷而成,为陆源沉积物输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峡谷口外常有沉积物堆积成的海底扇。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陡降至深海沟(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隆是大陆坡麓部,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和缓坡地,向洋侧,过渡为坡度更缓的深海平原。海沟约比相邻的大洋盆地深 2~4公里,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形,其陆侧斜坡较陡,洋侧斜坡较缓。洋侧坡过渡为大洋盆地处,有时发育与海沟平行延伸的宽缓的外缘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约 500米。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另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为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大洋盆地 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积物披盖而成,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若盆底沉积物无几,则为熔岩流或岩盖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个体呈小型盾状火山,起伏为几十至几百米。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的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约占洋底面积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却十分发育。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岭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叫无震海岭。海山多属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布于洋盆中,规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构成火山岛。还有些海山出现平坦的顶面,称平顶海山,顶面水深数百米至2000余米不等,是火山岛被海蚀作用削平后沉没而成。三大洋内还散布着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顶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台(也称海底高原),?蛴扇垩叶鸦纬桑蚓哂谢ǜ谘一祝笳咭喑莆⑿吐娇椋缬《妊笾腥喽旱核诘穆硭箍趾Lā:Lㄔ谟《妊笾凶钗⒂?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
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形成机制 海底地形与陆地地形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不过,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宏伟的中脊地形实际上是上涌的热膨胀地幔物质的反映。海底在向两侧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冷却下沉。海底扩张慢,有充分时间冷却沉陷,中脊两坡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快,则两坡较缓,如东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轴带向两侧,随着海底年龄变老,水深加大,沉积层加厚;相应地大洋中脊过渡为大洋盆地,中脊顶部崎岖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和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自大洋盆地向大陆一侧,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未发生板块俯冲活动,形成宽缓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二是板块的俯冲形成深邃的海沟与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地形高差悬殊,火山弧陆侧可因弧后扩张作用形成边缘盆地。
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异实际上取决于沉积厚度的大小。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会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
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大洋最深点深 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8.13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而岛屿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纳罗亚火山实际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约万米的山体。
基本单元 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区深度在4~6公里。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图1)。
大陆边缘 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也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大陆架是滨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多为100~200米,这里坡度发生明显转折,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主要由浊流冲刷而成,为陆源沉积物输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峡谷口外常有沉积物堆积成的海底扇。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陡降至深海沟(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隆是大陆坡麓部,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和缓坡地,向洋侧,过渡为坡度更缓的深海平原。海沟约比相邻的大洋盆地深 2~4公里,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形,其陆侧斜坡较陡,洋侧斜坡较缓。洋侧坡过渡为大洋盆地处,有时发育与海沟平行延伸的宽缓的外缘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约 500米。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另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为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大洋盆地 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积物披盖而成,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若盆底沉积物无几,则为熔岩流或岩盖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个体呈小型盾状火山,起伏为几十至几百米。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的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约占洋底面积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却十分发育。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岭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叫无震海岭。海山多属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布于洋盆中,规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构成火山岛。还有些海山出现平坦的顶面,称平顶海山,顶面水深数百米至2000余米不等,是火山岛被海蚀作用削平后沉没而成。三大洋内还散布着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顶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台(也称海底高原),?蛴扇垩叶鸦纬桑蚓哂谢ǜ谘一祝笳咭喑莆⑿吐娇椋缬《妊笾腥喽旱核诘穆硭箍趾Lā:Lㄔ谟《妊笾凶钗⒂?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
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形成机制 海底地形与陆地地形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不过,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宏伟的中脊地形实际上是上涌的热膨胀地幔物质的反映。海底在向两侧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冷却下沉。海底扩张慢,有充分时间冷却沉陷,中脊两坡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快,则两坡较缓,如东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轴带向两侧,随着海底年龄变老,水深加大,沉积层加厚;相应地大洋中脊过渡为大洋盆地,中脊顶部崎岖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和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自大洋盆地向大陆一侧,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未发生板块俯冲活动,形成宽缓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二是板块的俯冲形成深邃的海沟与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地形高差悬殊,火山弧陆侧可因弧后扩张作用形成边缘盆地。
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异实际上取决于沉积厚度的大小。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会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