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pyridine ruthenium Ru(bpy)_3Cl_2
二氯化-三-联吡啶钌Ru(bpy)_3Cl_2
2) tris(2、2'-bipyridine) ruthenium (Ⅱ)
氯化三-(2、2'-联吡啶)钌
4) Co(bpy)_3(ClO_4)_3
三高氯酸三联吡啶钴[Co(bpy)3(ClO4)3]
5) Tris(2,2'-bipyridyl)cobalt(Ⅲ)perchlorate
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Co(bpy)3(ClO4)3]
6) Tris(2,2-bipyridyl)cobalt(Ⅲ)
高氯酸 三-2,2-联吡啶合钴(Ⅲ)[Co(bpy)_3(ClO_4)_3]
补充资料:氯化钌
分子式 RuCl3
分子量 207.43
又名氯化钌,褐色或黑色叶片状晶体,易潮解。相对密度3.11,高于500℃时分解为单质。有两种构型:褐色β-RuCl3,溶于水及酒精及盐酸;黑色α-RuCl3不溶水和酒精。与碘化钾溶液作用生成碘化物沉淀,向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时沉淀为三硫化二钌,能与氨、氰化钾和亚硝酸钾等配合剂形成相应的氨、氰、和亚硝基的配合物。330℃下,3份Cl2和1份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海绵钌反应,生成β-RuCl3,在氯气中加热到700℃,β-RuCl3转变成α-RuCl3。在氯化氢气氛中蒸发RuO4的盐酸溶液,得到红色的RuCl3·3H2O。RuCl3与钠汞齐或三氯化钛作用被还原成蓝色的二价钌离子。金属钌与氯直接化合,或将盐酸加到氢氧化钌中,经蒸发、浓缩、结晶均可制得RuCl3。用于亚硫酸盐的测定、氯钌酸盐的制造,用作电极涂层材料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