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民族-国家与地方感
1)  building nation-state and sense of place
民族-国家与地方感
2)  Ethnic and nation
民族与国家
3)  nation-state and history
民族国家与历史
4)  West multinational country
西方多民族国家
5)  Nation-state [英]['neiʃən'steit]  [美]['neʃən'stet]
民族国家
1.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y 4 Moral Revolution and the Modern Nation-states;
五四道德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之研究
2.
On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of Nation-State in Britain——In the perspective of War and Reform;
从战争和改革的视角看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
3.
LUO Jia-lun and Study of Theory on Ethnology in Modern China——Focued on Nation,Nationality and Nation-state;
罗家伦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以民族、民族性、民族国家为中心
6)  national state
民族国家
1.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power of modernization of college knowledge.
高深学问由原来的整体性、非世俗化与自由的知识转化为分科、世俗性、功利性知识,是国家民族之间生存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民族国家的构建是大学知识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
2.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the Middle Ages,is in reality a religious order,the national state,the subj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s closely linked to religion,and the international law is also irretrievably bound up with the religious law.
作为现代国际体系主要行为体的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与宗教密切相关,而对行为体有限制和约束力的国际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宗教也存在多层次的关联。
3.
On the other side,it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western nation state,which promoted the national church and advoca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 actively.
另一方面,它对民族教会的积极推动和对民族国家意识的积极倡导,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补充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1956年至1964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状况科学调查。系由毛泽东倡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某些少数民族作过一些调查,写过一些论文和专著。但是由于受历史的局限,调查是零星的、片断的,有些甚至歪曲了现实。中国共产党早就重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国内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进行调查,抗日战争初期在延安成立民族问题研究机构后,于20世纪40年代初,撰写出《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和《回回民族问题》等文件和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到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出有学者和专业人员参加的 4个民族访问团和两个民族工作视察组,到西北、西南、中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检查民族工作,调查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及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与此同时,中南军政委员会、川西行署、贵州省人民政府等,也组织民族访问团,对本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访问和社会调查。
  
  1956年前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汉族地区一样,处于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之中,各少数民族的面貌将很快发生变化。及时、迅速地完成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为民族研究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1956年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真指导下,大规模的调查工作开始进行,计划在4至7年内基本弄清各主要少数民族的情况,搜集和积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必需的资料,即有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和上述各种社会的过渡形态的具体资料。调查最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持,设立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办公室,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学院协同工作,组织了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贵州、 四川、广东、广西8个调查组,有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人员、 民族工作干部及高等院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各组调查了蒙古、藏、维吾尔、壮、苗、布依、瑶、傣、彝、黎、景颇、怒、傈僳、独龙、佤、鄂伦春、鄂温克等20个少数民族,整理出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末期的第一手资料,约1500万字。
  
  1958年,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持,将调查组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16个,新设了甘肃、青海、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福建8个调查组。不派调查组的省,由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调查和提供所需的资料。同年8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中央民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 文化部等有关单位的干部,分赴 16个省、区的调查地点工作。调查组的人员最多时达千人以上。至1964年,调查任务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写出调查资料340多种,计2900多万字;整理档案资料和文献摘录100多种,计1500多万字;拍摄少数民族科学纪录片十几部。此外还搜集了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少数民族的《简史》、《简志》和《简史简志合编》初稿57本。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新规划,在上述调查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五种丛书。目前已有40多册问世,其他各册正在陆续出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