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1)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producing Syngas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2)  combined partial oxidation and CO_2 reforming of CH_4
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制合成气
3)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甲烷部分氧化
1.
Effects of CeO_2 and CaO on properties of Ni/MgO-Al_2O_3 catalysts for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CeO_2、CaO助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MgO-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Effects of MgO promoter on properties of Ni/Al_2O_3 Catalysts for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MgO助剂对甲烷部分氧化Ni/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th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hydrogen generation by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POM);
甲烷部分氧化制氢机理及方法
4)  Partial oxidation methane
部分氧化甲烷
5)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甲烷部分氧化
1.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using ruthenium as active component of the catalysts for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methane stream reforming,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of methane and coupling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of methane were review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indicated.
综述了近年来甲烷部分氧化、水蒸气重整、二氧化碳重整、耦合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中以金属钌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及各种反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Ni-based catalysts doped Ru and/or Sn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and their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coupling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were observed.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钌和锡掺杂镍系催化剂,考察了其耦合甲烷部分氧化与二氧化碳重整的活性和稳定性。
3.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in the coupling methane partial oxid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reaction including the catalysts used for the reaction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对耦合甲烷部分氧化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及用于该反应的铱、镍、钴、铂等催化体系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6)  Fauser process
佛瑟法[烃类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法]
补充资料:巯基甲烷

国标编号 21047
CAS号 74-93-1
分子式 CH4S;CH3SH
分子量 48.10

无色气体,有不愉快气味;蒸汽压 53.32kPa/-7.9℃;闪点-17.8℃;熔点-123.1℃;沸点7.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1.6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喷气机添加剂、杀虫剂的原料、催化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毒性低。
急性毒性:LC501325mg/m3(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口0.5~5g/kg×35日,体重减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空气)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8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一级:0.004mg/m3
二级:0.007~0.010mg/m3
三级:0.02~0.0350mg/m3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04~0.69kg/h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002mg/L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1.1ppb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