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uataras; extinct forms from middle Triassic.
大蜥蜴;于三恶纪中期灭绝。
4) lizard
[英]['lɪzəd] [美]['lɪzɚd]
蜥蜴
1.
A Study on the Harmful Effect of Tumor on Human Body from the Angle of Regeneration of Lizard s Tail;
从蜥蜴尾部再生看肿瘤对机体的危害
2.
Distinguishing of Gecko and its false-article Lizard by SDS-PAGE;
中药壁虎及其伪品蜥蜴的凝胶电泳鉴别
6) post latest 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
奥陶纪大灭绝后
补充资料:大蜥蜴
1912年,人们在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岛上,发现了一种体长3米的大蜥蜴——科摩多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印度尼西亚的另一些岛上也有分布。它全身披鳞甲,四肢粗壮,尾巴很大,有点像鳄鱼。这一庞然大物的模样显得狰狞可怕:巨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闪烁逼人的大眼睛,嘴巴中长着锋利的牙齿,粗脖颈的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厚皮肤。
德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海因兹·齐尔曼,在文章中描述了初次遇见科摩多龙时的情景。树林中突然传出了阵阵枯叶的籁籁声和干树枝的折断声,伴随着响声,一只庞然大物忽然出现在草地上,它迈着沉重的步子,深陷的双眼发出阴森的目光。巨大的头颅很像鳄鱼,但伸出的舌头却像剑一样细长分又。它的爪子非常锋利,像四只巨大的耙子,这是蜥蜴类防卫和进攻的武器。看它那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只有它,才是科摩多岛上唯一的主人。
科摩多龙是怎样捕食的呢?从树林里慢悠悠地爬出一条巨蜥,它偶尔发现了卧在水塘边的山羊。巨蜥吐着舌头逐渐向山羊靠拢。山羊毫不畏惧地迎上前来,它来了个“先发制人”:猛地一弹后蹄,朝巨蜥的右脑门撞去。谁知巨蜥在与野猪较量时早已领教过这一手,它趁山羊再次竖起后蹄,打算发起第二次进攻时,用粗壮的尾巴使劲一扫,试图一举打断山羊的双腿。然而,山羊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它成功地避开了巨蜥的闪电般袭击。最后,山羊毕竟不是巨蜥的对手:当巨蜥的尾巴第三次扫来时,它被打倒在地。可怜的大型兽类被低等爬行动物一一科摩多龙捕杀了。
现已发现,科摩多龙是一种不挑食的肉食性动物。幼龙主要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成年的科摩多龙主要吃野猪,鹿和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鸟蛋、小动物和动物的腐尸。科学家从在岛上发掘到的化石得知,早在200万年以前科摩多龙已生活在这些岛上,当时那里根本没有野猪、鹿和水牛,这些动物是5000年前人类带到岛上来的。那么,那时候的科摩多龙是以吃什么为生的呢?
研究表明,200万年前这些岛屿上只有四种较大的动物:竹鼠、大龟、俾格米象和科摩多龙。据考证,科摩多龙不会去捕食大龟,因为大龟有甲壳保护,科摩多龙难以吃到壳内的龟肉。竹鼠实在太小,填不饱肚子,科摩多龙自然不感兴趣。剩下的只有俾格米象了,它身高1.15~1.50米,体重相当于一头河马的2/3可以让科摩多龙饱餐一顿。科学家根据大量事实断定,200万年前的科摩多龙主要以吃俾格米象为生。身体肥胖、不善于奔跑的科摩多龙,采用的是“守株待兔”的捕食方法:埋伏在俾格米象经常出没的地方,等猎物经过时,再突然用大尾巴一扫,把对方击倒。
俾格米象早已灭绝,为什么科摩多龙却没有因食物匾乏而消失呢?原来,这是一种极为幸运的大蜥蜴,它们身怀能捕获多种动物的绝技,一旦理想的美味——俾格米象完全灭绝,它们便果断地更换口味,去捕食新的猎物,特别是后来被人们带上岛屿的野猪、鹿和水牛等大型动物。正是这种极强的适应性,使得科摩多龙能够历经200万年风雨,依然存在于地球,而不像恐龙那样成为地球生物舞台上的匆匆过客。从这点来说,科摩多龙真正是幸运的大蜥蜴。
德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海因兹·齐尔曼,在文章中描述了初次遇见科摩多龙时的情景。树林中突然传出了阵阵枯叶的籁籁声和干树枝的折断声,伴随着响声,一只庞然大物忽然出现在草地上,它迈着沉重的步子,深陷的双眼发出阴森的目光。巨大的头颅很像鳄鱼,但伸出的舌头却像剑一样细长分又。它的爪子非常锋利,像四只巨大的耙子,这是蜥蜴类防卫和进攻的武器。看它那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只有它,才是科摩多岛上唯一的主人。
科摩多龙是怎样捕食的呢?从树林里慢悠悠地爬出一条巨蜥,它偶尔发现了卧在水塘边的山羊。巨蜥吐着舌头逐渐向山羊靠拢。山羊毫不畏惧地迎上前来,它来了个“先发制人”:猛地一弹后蹄,朝巨蜥的右脑门撞去。谁知巨蜥在与野猪较量时早已领教过这一手,它趁山羊再次竖起后蹄,打算发起第二次进攻时,用粗壮的尾巴使劲一扫,试图一举打断山羊的双腿。然而,山羊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它成功地避开了巨蜥的闪电般袭击。最后,山羊毕竟不是巨蜥的对手:当巨蜥的尾巴第三次扫来时,它被打倒在地。可怜的大型兽类被低等爬行动物一一科摩多龙捕杀了。
现已发现,科摩多龙是一种不挑食的肉食性动物。幼龙主要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成年的科摩多龙主要吃野猪,鹿和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鸟蛋、小动物和动物的腐尸。科学家从在岛上发掘到的化石得知,早在200万年以前科摩多龙已生活在这些岛上,当时那里根本没有野猪、鹿和水牛,这些动物是5000年前人类带到岛上来的。那么,那时候的科摩多龙是以吃什么为生的呢?
研究表明,200万年前这些岛屿上只有四种较大的动物:竹鼠、大龟、俾格米象和科摩多龙。据考证,科摩多龙不会去捕食大龟,因为大龟有甲壳保护,科摩多龙难以吃到壳内的龟肉。竹鼠实在太小,填不饱肚子,科摩多龙自然不感兴趣。剩下的只有俾格米象了,它身高1.15~1.50米,体重相当于一头河马的2/3可以让科摩多龙饱餐一顿。科学家根据大量事实断定,200万年前的科摩多龙主要以吃俾格米象为生。身体肥胖、不善于奔跑的科摩多龙,采用的是“守株待兔”的捕食方法:埋伏在俾格米象经常出没的地方,等猎物经过时,再突然用大尾巴一扫,把对方击倒。
俾格米象早已灭绝,为什么科摩多龙却没有因食物匾乏而消失呢?原来,这是一种极为幸运的大蜥蜴,它们身怀能捕获多种动物的绝技,一旦理想的美味——俾格米象完全灭绝,它们便果断地更换口味,去捕食新的猎物,特别是后来被人们带上岛屿的野猪、鹿和水牛等大型动物。正是这种极强的适应性,使得科摩多龙能够历经200万年风雨,依然存在于地球,而不像恐龙那样成为地球生物舞台上的匆匆过客。从这点来说,科摩多龙真正是幸运的大蜥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