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unctional aphasia
官能性失语;机能性失语
2) functional aphasia
功能性失语症
3) aprosodia
失语韵能
4) functional disturbance
机能性失调
5) gibberish aphasia
呓语性失语
6) female's aphasia
女性失语
补充资料:失语
大脑特定部位损害所致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受损或丧失,非因感觉缺失(如视力,听力低下等)、发音肌肉瘫痪或精神衰退引起。失语为后天性,即已获得的言语技能因大脑病变而受损,与先天性言语迟滞不同。后者是因大脑发育障碍未能掌握或未能很好掌握言语功能。引起失语的常见原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或脑肿瘤。失语为临床常见症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约1/3有失语。失语主要表现为说、听、读和写四方面的障碍,亦即口语和文字的表达和理解发生障碍。上述四方面中,"说"为口语表达部分,患者不能按言语习惯有效地表达意思;或难以完整地说出欲说的语句而只能费力地说出关键单词,这称为非流利型失语口语。严重者仅能发出不表示任何意思的刻板单音或单词。有的患者说话滔滔不绝,但因找不到恰当的词且常代之以错语,故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严重者说出的话完全不能被人理解,这称为流利型失语口语。"说"还包括复述和命名。复述障碍指患者不能准确、完整地重复检查者说的词和句。不能正确说出名字(人名、物名等)的现象,称为命名不能。听理解障碍为不理解别人说的话,但对常用词、句的理解可部分保留,严重者则几乎完全不懂他人的话。阅读和书写为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失语者(非文盲)可合并不同程度的阅读和书写障碍(见失读、失写)。哑语为姿势语言,聋哑人利用姿势符号进行交流,失语时也表现理解或表达的障碍。
失语应与构音障碍、发声障碍鉴别。后二者因控制发音的神经肌肉装置失调或力弱引起,单纯的构音障碍或发音障碍不影响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但可与失语并存。在判断有无失语时,还应注意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记忆障碍的影响。原则上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不做失语检查,判断其检查结果时应慎重。
言语功能定位 言语功能与大脑解剖部位有无固定联系这一问题,在一个多世纪中经历了肯定-否定-又肯定的过程。1865年P.P.布罗卡研究了8名丧失说话能力的病例的病理后,宣称"我们用左大脑半球说话",首先以科学事实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定位于左侧额叶。1874年K.韦尼克将言语的理解中枢定位于左颞叶后上部;并从理论上提出后上颞叶(言语理解区)与后下额叶(言语运动表达区)间必有联系,此联系受损必产生另一种失语;首先创立言语在大脑的定位-联系学说,提出失语分类与神经定位的关系。此后10年内相继提出"阅读中枢"、"书写中枢"、"计算中枢"等。20世纪初,言语的定位联系学说遭到H.黑德等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言语为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大脑的广泛部位参与,这就是大脑整体学说。20世纪下半叶,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尤其神经影像学(CT、PET、MRI)的发展,以及标准的神经心理测定方法的完善,在研究脑局灶损伤后造成各种言语功能障碍的基础上,重提言语功能在大脑的定位联系学说。
脑的主要言语区及其联系见图。布罗卡氏区为运动言语区,位于额叶后下部,调节和控制发声、发音和面部表达运动。韦尼克氏区为言语听理解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联系两区的弓状纤维自韦尼克氏区发出,经缘上回、岛叶皮质下至布罗卡氏区,这些区域传统上称为典型言语带。
早已注意到言语在大脑半球的优势和利手的关系。约90%以上的右利手者,言语优势在左大脑半球。2/3以上左利手或非右利手者,言语优势亦在左大脑半球。因此无论左或右利手者,大部分人言语优势侧都在左半球。
失语分类 失语的分类如同言语功能定位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在K.韦尼克定位联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失语分类。20世纪初许多人否定言语功能定位学说,认为言语交流不过就是表达与接受两方面。具代表性的失语分类为:表达性失语、接受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和遗忘性失语即命名性失语(T.S.魏森堡,K.L.麦克布赖德,1933)。
至今尚无被广泛接受的失语分类。此外介绍D.T.本森(1988)的失语分类,此分类以韦尼克氏定位联系学说为基础。
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包括布罗卡氏失语、韦尼克氏失语和传导性失语。此类失语综合征的共同特点为复述困难和病变位于外侧裂周区,即典型言语带区。
①布罗卡氏失语。口语为非流利型,即语量稀少(<50字/分),说话费劲,有语调障碍(常为单音调)和构音障碍,短语短、缺语法结构为其特点、病人说话断断续续,中顿、犹豫,但可说出关键词,从而表达其意思。此即所谓电报式或无文法言语。复述和命名亦不同程度受损。病人自知其缺陷但难以纠正。听理解相对保留,但常不能理解涉及语法结构的句子,如指着绘有"小孩追小鸟"的画问病人,这是"小孩追小鸟,对吗?"病人答"对",如问,这是"小鸟被小孩追,对吗?"病人答"不对"。对文字的表达和理解与口语相似,即朗读和书写困难,而对文字的理解相对完好。但与口语理解一样,对语法结构句的理解有困难。此型失语的病灶主要累及优势半球布罗卡氏区,常同时累及邻近皮质?推ぶ氏隆R虼顺:喜⒍圆嗥薄?
②韦尼克氏失语。以口语为流利型及理解严重受损为特点。口语的发音、语调、节律、语量和语法结构听起来均正常,但因找词困难,遇到说不出的词则代以句描述,描述句中又有说不出的词再代以措述,或对说不出的词代以错语,以致不能表达意思,这称为空话或奇特语言。如病人会这样描述起病情况:"我就,我那,白水就那么跟来着,跟半天来了,一半天出来一会,看一个小孩,看见小孩来噜噜的,就看出窝,窝窝来了",这种说话令人完全不能理解。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与病人说话时他常答非所问。复述困难与所理解障碍一致。命名则有大量错语,以词义错语和新语为主,如称袖子为"被子"(词义错语),称耳朵为"指江指米"(新语)。此型失语病人常有失读和失写。此型失语的病灶为优势半球的韦尼克氏区,即颞上回后部,并可累及邻近区。常可无神经系统体征,加以病人在发病初期亦不自知有缺陷,却往往认为别人不好好听他的话,或故意说些让他听不懂的话而感到烦躁,以致会误诊为精神病。
③传导性失语。韦尼克最早从理论上推测,若韦尼克氏区至布罗卡氏区的联系中断必产生另一种失语类型。以后临床证实确有这种类型存在。传导性失语病人的口语为流利型,但与韦尼克氏失语者不同,其错语以音素错语为主,因其听理解相对保留,病人自知口语缺陷并努力纠正,从而显出言语中顿或口吃。其话语可部分表达意思,如病人说"我有老老老......高血压","一院(月)三十货(号)住工(空)军医院"。病人虽对语法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存在理解障碍,但听理解相对完好,而复述障碍严重,与听理解不成比例,这是此型失语的诊断要点。复述困难甚至表现在单字层级,如复述"门"为"煤","窗户"为"筐户"。复述出的句子甚至难以理解。命名常为错语,读和写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传导性失语的病灶部位及其机理是最引起失语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韦尼克从理论上认为弓状纤维受损可引起此型失语。早期的临床证据证明病灶在岛叶皮质下,以后证明病灶主要累及缘上回。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此型失语的严重复述障碍是因韦尼克氏区与布罗卡氏区联系中断,还是缘上回还存在与复述有关的中枢?此问题尚待解决。此型失语病人亦可无神经系统体征,但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用,尤其肢和面的失用。
完全性失语 病灶累及整个外侧裂周区,包括布罗卡氏区、韦尼克区、二区间的弓状纤维以及缘上回,即典型语言带均受损,病人各种言语功能不同程度地同等受损。严重者只能发刻板单音(如"嗯")或单词(如"不知道"、"不"),常伴有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命名性失语 极少见。言语障碍以找词困难为主,病灶累及颞枕结合区,常伴有象限盲。病人把词忘记,多是忘记物件的名称,于是只能说出物件的用途,如称"茶杯"为"用来喝水的",有时经人提示可说出物件的名称,但旋即又忘记。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 具两个特点,即病灶位于外侧裂外围即分水岭区,口语复述相对保留。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以非流利失语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亦相对完好为特点。命名、朗读困难,对文字理解较好,书写困难,病变常在布罗卡氏区前上部。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则以流利型失语口语、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而复述相对好为特点。阅读和书写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病变累及颞顶分水岭区。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病人则以各种言语功能均受损但保留复述,甚至强迫复述为特点。
有些失语分类中还包括伴失写的失读、不伴失写的失读、失写等(见失读与失写)。
失语康复原则 首先进行详细的言语测评;弄清患者在说、听、读、写的哪些方面受损,受损程度如何。若为口语和书面言语多方面受损,则治疗重点首先放在口语的训练康复上。口语训练包括言语肌肉的运动训练、命名、独白、交谈等。严重理解障碍者可配以手势、图画进行训练,口语训练时还应注意发挥各言语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如配以朗读和书写,言语康复内容要适合病人的文化水平、生活情趣,先易后难。言语康复还需配合心理治疗,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
参考书目
E.M.R.Critchley,Languaage and Speech Disorders,CNS(Clinical Neuroscience)Publishers,London,1987.
失语应与构音障碍、发声障碍鉴别。后二者因控制发音的神经肌肉装置失调或力弱引起,单纯的构音障碍或发音障碍不影响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但可与失语并存。在判断有无失语时,还应注意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严重记忆障碍的影响。原则上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不做失语检查,判断其检查结果时应慎重。
言语功能定位 言语功能与大脑解剖部位有无固定联系这一问题,在一个多世纪中经历了肯定-否定-又肯定的过程。1865年P.P.布罗卡研究了8名丧失说话能力的病例的病理后,宣称"我们用左大脑半球说话",首先以科学事实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定位于左侧额叶。1874年K.韦尼克将言语的理解中枢定位于左颞叶后上部;并从理论上提出后上颞叶(言语理解区)与后下额叶(言语运动表达区)间必有联系,此联系受损必产生另一种失语;首先创立言语在大脑的定位-联系学说,提出失语分类与神经定位的关系。此后10年内相继提出"阅读中枢"、"书写中枢"、"计算中枢"等。20世纪初,言语的定位联系学说遭到H.黑德等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言语为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大脑的广泛部位参与,这就是大脑整体学说。20世纪下半叶,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尤其神经影像学(CT、PET、MRI)的发展,以及标准的神经心理测定方法的完善,在研究脑局灶损伤后造成各种言语功能障碍的基础上,重提言语功能在大脑的定位联系学说。
脑的主要言语区及其联系见图。布罗卡氏区为运动言语区,位于额叶后下部,调节和控制发声、发音和面部表达运动。韦尼克氏区为言语听理解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联系两区的弓状纤维自韦尼克氏区发出,经缘上回、岛叶皮质下至布罗卡氏区,这些区域传统上称为典型言语带。
早已注意到言语在大脑半球的优势和利手的关系。约90%以上的右利手者,言语优势在左大脑半球。2/3以上左利手或非右利手者,言语优势亦在左大脑半球。因此无论左或右利手者,大部分人言语优势侧都在左半球。
失语分类 失语的分类如同言语功能定位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在K.韦尼克定位联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失语分类。20世纪初许多人否定言语功能定位学说,认为言语交流不过就是表达与接受两方面。具代表性的失语分类为:表达性失语、接受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和遗忘性失语即命名性失语(T.S.魏森堡,K.L.麦克布赖德,1933)。
至今尚无被广泛接受的失语分类。此外介绍D.T.本森(1988)的失语分类,此分类以韦尼克氏定位联系学说为基础。
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包括布罗卡氏失语、韦尼克氏失语和传导性失语。此类失语综合征的共同特点为复述困难和病变位于外侧裂周区,即典型言语带区。
①布罗卡氏失语。口语为非流利型,即语量稀少(<50字/分),说话费劲,有语调障碍(常为单音调)和构音障碍,短语短、缺语法结构为其特点、病人说话断断续续,中顿、犹豫,但可说出关键词,从而表达其意思。此即所谓电报式或无文法言语。复述和命名亦不同程度受损。病人自知其缺陷但难以纠正。听理解相对保留,但常不能理解涉及语法结构的句子,如指着绘有"小孩追小鸟"的画问病人,这是"小孩追小鸟,对吗?"病人答"对",如问,这是"小鸟被小孩追,对吗?"病人答"不对"。对文字的表达和理解与口语相似,即朗读和书写困难,而对文字的理解相对完好。但与口语理解一样,对语法结构句的理解有困难。此型失语的病灶主要累及优势半球布罗卡氏区,常同时累及邻近皮质?推ぶ氏隆R虼顺:喜⒍圆嗥薄?
②韦尼克氏失语。以口语为流利型及理解严重受损为特点。口语的发音、语调、节律、语量和语法结构听起来均正常,但因找词困难,遇到说不出的词则代以句描述,描述句中又有说不出的词再代以措述,或对说不出的词代以错语,以致不能表达意思,这称为空话或奇特语言。如病人会这样描述起病情况:"我就,我那,白水就那么跟来着,跟半天来了,一半天出来一会,看一个小孩,看见小孩来噜噜的,就看出窝,窝窝来了",这种说话令人完全不能理解。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与病人说话时他常答非所问。复述困难与所理解障碍一致。命名则有大量错语,以词义错语和新语为主,如称袖子为"被子"(词义错语),称耳朵为"指江指米"(新语)。此型失语病人常有失读和失写。此型失语的病灶为优势半球的韦尼克氏区,即颞上回后部,并可累及邻近区。常可无神经系统体征,加以病人在发病初期亦不自知有缺陷,却往往认为别人不好好听他的话,或故意说些让他听不懂的话而感到烦躁,以致会误诊为精神病。
③传导性失语。韦尼克最早从理论上推测,若韦尼克氏区至布罗卡氏区的联系中断必产生另一种失语类型。以后临床证实确有这种类型存在。传导性失语病人的口语为流利型,但与韦尼克氏失语者不同,其错语以音素错语为主,因其听理解相对保留,病人自知口语缺陷并努力纠正,从而显出言语中顿或口吃。其话语可部分表达意思,如病人说"我有老老老......高血压","一院(月)三十货(号)住工(空)军医院"。病人虽对语法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存在理解障碍,但听理解相对完好,而复述障碍严重,与听理解不成比例,这是此型失语的诊断要点。复述困难甚至表现在单字层级,如复述"门"为"煤","窗户"为"筐户"。复述出的句子甚至难以理解。命名常为错语,读和写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传导性失语的病灶部位及其机理是最引起失语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韦尼克从理论上认为弓状纤维受损可引起此型失语。早期的临床证据证明病灶在岛叶皮质下,以后证明病灶主要累及缘上回。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此型失语的严重复述障碍是因韦尼克氏区与布罗卡氏区联系中断,还是缘上回还存在与复述有关的中枢?此问题尚待解决。此型失语病人亦可无神经系统体征,但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用,尤其肢和面的失用。
完全性失语 病灶累及整个外侧裂周区,包括布罗卡氏区、韦尼克区、二区间的弓状纤维以及缘上回,即典型语言带均受损,病人各种言语功能不同程度地同等受损。严重者只能发刻板单音(如"嗯")或单词(如"不知道"、"不"),常伴有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命名性失语 极少见。言语障碍以找词困难为主,病灶累及颞枕结合区,常伴有象限盲。病人把词忘记,多是忘记物件的名称,于是只能说出物件的用途,如称"茶杯"为"用来喝水的",有时经人提示可说出物件的名称,但旋即又忘记。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 具两个特点,即病灶位于外侧裂外围即分水岭区,口语复述相对保留。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以非流利失语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亦相对完好为特点。命名、朗读困难,对文字理解较好,书写困难,病变常在布罗卡氏区前上部。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则以流利型失语口语、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而复述相对好为特点。阅读和书写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病变累及颞顶分水岭区。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病人则以各种言语功能均受损但保留复述,甚至强迫复述为特点。
有些失语分类中还包括伴失写的失读、不伴失写的失读、失写等(见失读与失写)。
失语康复原则 首先进行详细的言语测评;弄清患者在说、听、读、写的哪些方面受损,受损程度如何。若为口语和书面言语多方面受损,则治疗重点首先放在口语的训练康复上。口语训练包括言语肌肉的运动训练、命名、独白、交谈等。严重理解障碍者可配以手势、图画进行训练,口语训练时还应注意发挥各言语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如配以朗读和书写,言语康复内容要适合病人的文化水平、生活情趣,先易后难。言语康复还需配合心理治疗,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
参考书目
E.M.R.Critchley,Languaage and Speech Disorders,CNS(Clinical Neuroscience)Publishers,London,198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