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tential clients; expected income.
可能的客户;预期收入。
2) advances from customers
预收客户款
3) expected income
预期收入
1.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xpected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of Xinjiang on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新疆城镇居民预期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2.
The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 of expected income and the aims of increasing it.
首先论述了预期收入的含义和增加预期收入的目的。
3.
This paper studies financial corruption on the basis of expected income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 to show the micro macro properties of financial corruption.
本文从体制转轨和预期收入两方面研究制度对金融腐败的影响,提出了金融腐败的微观面与宏观面性质。
4) income expectation
收入预期
1.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expectation of the household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1 to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6.
通过对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与家庭收入预期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与家庭收入预期的相互影响具有持久性,并且呈反方向变动;钉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性质;我国居民消费/储蓄(或消费贷款)受到跨期最优的约束,我们不能忽视前瞻性变量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5) expected income
收入预期
1.
This model combines life-cycle model with population model and Solow growth model, and considers many aspects, such as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expected income, expected life, unexpected mortality and heritage.
该模型是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与人口模型、索洛增长模型的有机结合 ,并且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险、收入预期、寿命预期、非预料死亡和遗产继承等内容。
6) customer prospective profit
客户预期贡献
1.
The thesis builds a new method that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is used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on curve fitting of customer prospective profit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calculation,and the customer prospective profit function is reached.
本文对客户资产中最为关键的计算因子——客户预期贡献,提出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客户预期贡献的计算函数,并将其运用到客户资产计算公式中,建立客户资产度量模型。
补充资料: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juedui shouru jiashe yu xiangdui shouru jiashe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and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关于收入与消费关系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理论。
绝对收入假设 或称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学派在J.M.凯恩斯消费函数等理论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用以说明消费随绝对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慢于收入的增加的理论。这一假设有两个要点:①消费者是根据其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将其现有收入的多大部分用于消费的,绝对收入即收入的绝对量水平;②消费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消费增长的速率慢于收入增长的速率,在高收入增长时尤其如此。这一理论依据于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即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绝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1。图中□□□=1.00的45°线是收支平衡线,45°线与消费曲线在右上的间距为负储蓄,在左下的间距为净储蓄。图中显示收入渐高时消费曲线向下倾斜,出现较多的净储蓄。
相对收入假设 或称相对收入理论,是由J.S.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与绝对收入假设对立的一种理论。根据这一假设,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依赖于他的现期收入,而且还依赖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以及他过去曾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因此,当消费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相对收入)上升时,或当收入超过原来的最高收入时,消费者都会根据其收入的相对变化而增加消费支出。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相对地位上的变化将导致其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上升,而不论其绝对收入有否变化。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者的两种心理行为,即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由于这两种行为,各类同等级的家庭因收入不同所导致的消费差距将得以缩小,并使消费与相对收入保持某种协调的比例,即:家庭消费函数随所有家庭总收入变动而成比例地向上移动。相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2。
分歧点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相对立的两个分歧点是:①前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绝对收入水平决定,后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②前者认为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非比例关系,后者认为二者间大体保持一种比例增长关系。
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关系是比例的或非比例的关系的命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非比例的,则意味着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储蓄将以更大速率增长,由此即产生出如何把超比例增加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凯恩斯提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吸纳这部分超量的储蓄,以避免国民经济走向停滞。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比例的,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梗阻。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持绝对收入理论观点,但多数经济学家已更倾向于相对收入理论及其他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一般同意基本消费函数是成比例的,事实上等于抛弃了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原则。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收入及消费的若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包括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数据证实,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大致是成比例的。
(邓乐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