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道安著作考析
1)  Research on Daoan's Works
道安著作考析
2)  reference to standard
参考著作
3)  Taoist works
道家著作
4)  Textual Research on Women's Works of Past Dynasties
《历代妇女著作考》
5)  Textyal Criticism on GAO Gong s Works
高拱著作考述
6)  On Ren Han s Works
任瀚著作存佚考
补充资料:道安
Dao'an
道安

(312~385)
    东晋僧人。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18岁出家,因其形貌黑丑,未被重视,令作农务。但因他的博闻强记,数年后,其师改变态度,令其受具足戒,并准许出外参学。约24岁时,在后赵的邺都(今河北临漳),得到佛图澄嫡传,因而经常代澄讲说,并解答了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故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誉。
 佛图澄死后,后赵内乱,道安赴山西泽(今山西临汾),不久又去飞龙山(今河北涿鹿境)宣扬佛图澄的学说。东晋永和五年 (349)应后赵主石遵之请返邺都。不久石遵被杀,道安又去山西和河南。后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请,率弟子慧远等400余人南下襄阳。前后15年间,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又为四方从学之士制定“僧尼轨范”,即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六时行道饮食喝时之法以及布萨差使悔过之法。
 东晋太元四年(379),前秦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和习凿齿皆被胁迫入长安,道安住五重寺。在长安期间,他除主持几千人的大道场,经常讲说之外,最重要的是组织和参与译经。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五失本,即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五失本也。三不易,即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三不易也。这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道安在戒、定、慧三个方面造诣颇深。在戒律方面,当时虽然戒本未备,但他认为戒律是可以“开缘”的。这与后来所传菩萨戒的精神相符,也与《般若经》的义理一致。在禅定方面,他认为修禅所达的境界,可以使修禅者忘我而造成世界的安乐,不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享受或所谓超自然力。他主张研究般若经典不能单用“考文”、“察句”之法,而应透过繁复的文句,体会其精神实质,才不至于把虚豁的真如当作能生万有的第一因,也才能把第一义谛和世俗谛不一不异、不即不离的义理表现在行动上。
 据《高僧传》载:道安俗姓卫,因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才改姓释氏,并为后世僧徒所遵行。
                  巨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