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略谈陈寅恪的友情
1)  A Brief Dicussion of CHEN Yin-que s Friendship
略谈陈寅恪的友情
2)  Chen Yinque
陈寅恪
1.
A Study of Chen Yinque s Academic Thoughts through Prefaces and Epilogues;
对花还忆去年人——以序跋作品考察陈寅恪的学术理路
2.
An Inspection on Chen Yinque s View of Confucianism;
陈寅恪儒学观之思想理路透视
3)  Chen Yinke
陈寅恪
1.
The Investigation of Chen Yinke s Academic Thoughts through Prefaces and Epilogues;
序跋:理解陈寅恪学术理路的一种向度
2.
Poetic Civilazation in Mutual Interpretation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Chen Yinke and Qian Mu′s Free Intention in Their Poetics Interpretations;
在诗史互证中显现文明的美丽——陈寅恪与钱穆诗学解释的自由意向
4)  Chen Yin-ke
陈寅恪
1.
CHEN Yin-ke and Herder——A Study Centred on the Idea of Empathy;
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2.
On Master CHEN Yin-ke s Academic Spirit and Morals;
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品格
5)  CHEN Yin-que
陈寅恪
1.
CHEN Yin-que, WU Mi and LIU Yong-ji:Corresponding Poems;
陈寅恪、吴宓与刘永济交往诗钩沉
2.
Literature-centered Research on History——Chen Yin-que s Method of History Research;
陈寅恪的治史方法:以文献材料为中心的考察
6)  research of Chen Yin-ke
陈寅恪研究
1.
In the early of 1980s,the research of Chen Yin-ke rose in the circles of scholars in China,but its influence is mainly limited in this circles.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
补充资料: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

    中国历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父陈三立,光绪年间进士,晚清著名诗人。1902年赴日本求学,后因病回国。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美国哈佛大学等学府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达10余年之久。1925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英国牛津大学担任教授。1952年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还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培育出大批人才。其谨严的治学态度和待人坦诚的品格,深受中外学术界敬重。
   
   

图片

图片


   
   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发表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后经修订分别辑入《寒柳堂集》和《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中。专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1993年4月,《陈寅恪诗集·附唐筼诗存》出版,收集了至今可见的陈寅恪50余年的诗作,并将其夫人唐篔诗收为附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