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投资要讲比较效益
1)  We Should Strive for Effectiveness in Investment
投资要讲比较效益
2)  investment-benefit ratio
投资效益比
3)  investment comparison
投资比较
4)  Benefit comparison
效益比较
5)  comparative efficiency
比较效益
6)  Investment benefit
投资效益
1.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financ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to improve investment benefit;
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提高投资效益
2.
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st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benefit;
浅谈造价管理与投资效益的关系
3.
An Analysis of the Investment Benefit of County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中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投资效益分析
补充资料:比较优势投资论


比较优势投资论


  比较优势投资论从企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的角度解释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又称小岛模型。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对外直接投资》(1977)一书中提出。 小岛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是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强调厂商内部垄断优势对海外投资行为的影响,重视对外投资企业微观经济分析和公司管理的研究,而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中比较成本原理的作用。海默的理论仅适用于解释美国大寡头垄断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不能解释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小岛清试图在多文品、多行业及多国比较成本的基础上建立投资与贸易相统一的宏观理论。主要论点如下:①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内容是投资国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将其一揽子经营资源(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等)转移到东道国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究其实质乃是先进生产的跨国转移,直接投资本身就是以两国存在着不同的比较成本为前提的。②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当按照比较成本劣势强弱的顺序依次进行,即首先输出该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投向东道国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便是按照这一选择标准进行的。③在各类产业中,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已趋于比较劣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产业;在同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大企业仍可能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小企业已趋f比较劣势.故‘扛小企业可作为率光对外投资的企业;在同一企业中,某些生产或装配特定零部件的劳动密集型工序或部门已趋于比较劣势,因而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部门。④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比较劣势产业的国际移植,具有增强东道国的潜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为此,投资国应选择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接近的产业依次移植,并由技术差距最小的中小企业充当这种移植的主体,因为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且能进行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⑤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部门开始进行对外投资,将有助于东道国弥补其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之类的经营资源之不足,加速移植较先进的生产,不断增强正在形成或尚未充分展现的潜在比较优势。投资的结果将扩大两国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成本的差距,进一步拓宽双方贸易的基础,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贸易机会和赢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因此,这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会推动和促进两国之间贸易的发展。⑥由于东道国和投资国都集中发展其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两国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