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唐代洛阳的水害
1)  The water damage of Luoyang in Tang Dynasty
唐代洛阳的水害
2)  Luoyang in the Han and Tang Dynasty
汉唐洛阳
3)  The White Horse Temple of the Tang Dynasty
说唐代洛阳白马寺
4)  Luoyang Tang Sancai
洛阳唐三彩
5)  Luoyang City establish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隋唐洛阳城
1.
Before the Sui dynasty,the Luo River flew eastwards from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historial site of the Luoyang City establish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隋唐洛阳城遗址南侧东西向的低洼带是隋代以前古洛河所在。
6)  ancient Luoyang
古代洛阳
补充资料:汉魏洛阳故城
      中国周、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遗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西汉刘邦初都于此,后迁长安。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迁都于此。隋大业元年(605)在今洛阳市区处建东都,故城遂沦为废墟。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北京大学阎文儒对汉魏洛阳故城进行调查。196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长期的勘探和发掘,基本探明了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宫城的范围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发掘了城内永宁寺遗址、城南灵台、辟雍、明堂等礼制建筑和太学遗址及刑徒墓地。
  
  沿革  汉魏洛阳故城的形制自东汉到北魏变化不大。东汉雒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共有城门12座。其中西门3座,南门4座,东门3座,北门2座。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北宫,东北隅有太仓、武库,中部西侧为金市。城外东郊有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晋的洛阳城,依照前制,只?窃谖好鞯凼痹诼逖舫俏鞅苯窃鲂蘖私疖恰1蔽菏比岳枚骸⑽航某乔胶统敲牛皇前盐鞒乔街屑涞挠好畔虮币屏嗽? 500米并改称西阳门;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又开一门,称承明门。在城内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街道也有些变更。宣武帝景明二年 (501)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范围极广,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
  
  范围与布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 4座,北墙东段有 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西城墙探出 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阊阖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 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 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阊阖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 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城内共钻探出东西横街4条,南北纵街4条,基本上都与城门相连。其中由东城墙的建春门向西直通西城墙的阊阖门的横街,全长2510米,宽35~51米,是一条横穿宫城的主干大道;其南由东城墙东阳门向西直通西城墙西阳门的横街,全长2630米,宽约41米,从宫城南侧通过,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半;还有北从宫城南门起,向南一条纵街直达洛河边,应是通过南城墙宣阳门的铜驼街,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残长1650米,宽约40~42米。街道两旁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应是文献上记载的左卫府、右卫府、太尉府、司徒府等衙署和太庙、太社的遗存。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 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其他重要遗迹  有永宁寺、白马寺、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刑徒墓地等。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于宫城西南 1公里处。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周围有夯土墙,总长1040米。已发现南门、东门、西门和西南角的角楼。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为夯土版筑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础,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垒砌的方台,台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龛,供奉泥塑佛像。永宁寺塔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 (534)时被雷电所击起火焚毁,1963年发掘时塔基表面及其周围尚有很多灰烬、烧土块和木炭等遗存。
  
  灵台位于南城墙东汉平城门外大道西侧,是汉晋皇室用来占星云、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专门机构。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20米。经发掘中心建筑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与今农田地面同高,四周环筑回廊,回廊外用卵石铺成散水,散水外有砖砌的排水沟。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开间的建筑。中心台顶现存残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长11.7米、东西宽8.5米的椭圆形。灵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在此设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明堂为"天子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围墙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 386米,围墙内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体建筑。辟雍是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位于明堂之东。围墙平面方形,每边长约 170米。围墙内偏南处有一座大型长方形夯土台基,应是辟雍的主要建筑。遗址出有西晋咸宁四年(278)所立"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即晋辟雍碑),碑文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
  
  太学创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国最早的大学。遗址位于辟雍的东北,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是一组长方形夯土建筑群,其范围东西长约 104米,南北宽90余米;东部为一组密集成排的夯筑房基,围以3米宽的夯土墙,南北长 220米,东西宽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就先后镌刻在这里。
  
  在灵台西南 1.5公里处,发现有一处东汉刑徒墓地,其范围东西长 250米,南北宽200米,已发掘出522座刑徒墓。经鉴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显的劳损痕迹。出土刑徒墓砖 820多块,都是利用各种残缺废弃的砖来写刻的,铭文为隶书,有的草率,有的规整,是除碑刻、简牍之外,数量最大的一批汉代书法资料。刑徒墓砖上一般均刻有狱名或郡县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这些刑徒是从全国各地的狱所押送到司隶校尉、将作大匠等管辖的工地,替封建统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宫苑、筑城、挖河、开凿栈道、漕运、伐木、采矿等重体力劳动的。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发现和墓砖的出土,是研究汉代刑狱制度和阶级关系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遗址保护  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保护古迹之一。1961年在城址树立一批保护标志。1964年在故城涉及的4个公社各设一名专职文物保护员。1972年,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74年,划定10处重点文物保护区。1976年,洛阳市成立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专职保护白马寺和城址。1989年划定了城址保护范围。
  
  

参考书目
   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考古学报》第 9册,1955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初步勘察》、《考古》1973年第 4期。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魏陵墓》、《文物》1978年第 7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