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辛弃疾农村词浅析
1)  Discuss Xinqiji s rural words
辛弃疾农村词浅析
2)  An Analysis of Xin Qi-ji s Yanci Poems
析辛弃疾艳词
3)  Xin Qiji Ci
辛弃疾词
4)  Probe into Xin Qiji s Banter Ci
辛弃疾谐谑词探析
5)  The Research of Xin Qi-ji s Pastoral Ci/Lyrics
辛弃疾田园词研究
6)  The Image of XIN Qi-ji s Ci
辛弃疾词中的意象
补充资料: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中国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1161年(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金统治的华北地区人民纷纷起义,辛弃疾时年22岁,也聚众加入耿京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辛弃疾劝耿京归宋,并受命去南宋接洽归附事,返回时,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所害。辛弃疾即率王世隆等,将已任知州的张安国俘获,并率反正士兵万人归来。初任江阴军签判,后著《御戎十论》,向宋政府陈述宋金形势,要求备战抗金。乾道四年(1168),开始词的创作活动。淳熙四年(1177),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成为封疆大吏,后历江西、湖南 安抚使等官。八年冬罢职,退居上饶城郊“带湖”的“稼轩”新居,从此以稼轩为号。在上饶一住10年,他把满腔爱国激情以及南渡以来的无限感慨和义愤,全部寓寄在歌词中。淳熙十五年,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问世。辛词慷慨激昂,纵横驰骋,继承并发展了苏轼豪放派的词风,后人以苏辛并称。辛词多方面反映了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社会现实,表现了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创造力,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绍熙三年(1192)至五年,他出任福建提刑、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等职,接着又罢官,不久自上饶移居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期思的瓢泉。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末,奉诏入朝。四年三月,出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赋《永遇乐》以抒怀,有句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然而次年夏天又被免职,返回铅山,不久病死。现存诗文数量较少,词则尚有630余首。后人进行辑佚补存,以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诗文钞存》、《稼轩长短句》最为完备。
   
   

《稼轩长短句》书影(元大德三年刊本)

《稼轩长短句》书影(元大德三年刊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