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scussion on network quality of young people
论青年的网络素质
2) network youth
网络青年
1.
On the basis of generalizing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youth,the article makes an exposit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 loss of moral subjectivity ,shown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his own object of creation ;between the real self and the fictitions self;and between the real behaviour and the free behaviour ,and the loss of the formers.
本文在概括网络青年特点的基础上 ,论述他们在人与自己的创造物的关系中人的失落 ,虚拟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中我的失落 ,自由的行为与现实的行为中自我行为的失落等道德主体性失落问题 ,认为加强网络青年主体性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3) youth's diathesis
青年素质
4) On Adolescent Affective Quality
论青少年情感素质
6) Network quality
网络素质
1.
On network quality of editors of journals of colleges;
试论高专学报编辑的网络素质
2.
Different education modes can be adopted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qual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cognitive mode is employed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level and operation ability in network,the critical mode to raise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ability on information,and the practical mode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integrated operation ability.
高校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通过认知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水平和网络使用能力;通过批判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信息批判能力;通过实践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At present,prinicpal problems that remain in teenagers network quality include:being out o f balance in using the Internet;showing partiality in using the Internet;and behaving not normally on the Internet.
完善的网络素质一指人对网络特点、价值的正确认识,二指正确获得、利用、开发网络等方面的能力。
补充资料:"愤怒的青年"
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1945年工党执政,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政治改革却成泡影,因此引起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愤怒地攻击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统治集团和教会,对因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而造成的单调的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出身于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层,以本阶级的举止行动为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与感情是一致的。
首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小说家约翰·布莱恩,他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作家艾伦·西利托以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著称;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曾写《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一剧;工人出身的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以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蜚声剧坛。
首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小说家约翰·布莱恩,他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作家艾伦·西利托以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著称;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曾写《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一剧;工人出身的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以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蜚声剧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