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Probe into Deng Xiao-ping s Standpoint on Youth
邓小平青年观探析
3) On Deng Xiaoping s Outlook of Youth
论邓小平的青年观
4) ON DENG XIAOPING S VIEWPOINT OF CLEAN-FINGERED POLITICS
邓小平廉政观探析
5) Exploration of Deng Xiao-ping s political views
邓小平政治观探析
6) An Analysis on DengXiaoping s Views of the Right and Wrong
邓小平是非观探析
补充资料: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四川广安人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6年底动身回国,受党的派遣,到西北部冯玉祥将军领导的军队中从事政治工作。1927年7月,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参加8月7日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同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去广西,同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到位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曾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和中共江西地方组织的领导工作。1933年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曾被当时党内左倾的领导者撤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同师长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这些地区的抗日战争。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抗战开始时只有9000 人的129师 ,已发展成为近30万人的强大的野战军。1947年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开始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在对解放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他和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并向华东、中南、西南各省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中共已经是执政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党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6~1963年,曾多次赴莫斯科同苏共领导人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论争,坚持党与党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独立自主原则。1956~196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第一线处理日常工作,在推进执政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为探索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遭到公开批评和谴责。1969~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的一个工厂从事体力劳动。1973年3月恢复副总理职务。1974年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首次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周恩来总理病重以后,他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于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着手对当时极端混乱的局势进行整顿,并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因此受到迫害,1976年4月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在同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在他主持和指导下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从1978年以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领导全党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强调要纠正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克服个人崇拜,同时正确地和充分地评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贡献。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他主张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要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四项保证: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犯罪活动;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他还十分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完成,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他经常会见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外国共产党领导人、 其他政党领导人和各界人士。他多次出访,为积极扩大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中国同外国的经济、技术、科学交流和合作,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了不懈的努力。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根据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不再设中央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他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主持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勾画了中国建设的蓝图,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在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振兴中华的战斗纲领。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他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退出领导岗位。1992年春,他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见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根据谈话精神作出了“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决定”。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1997年9月,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的重要文章、讲话收入《邓小平文选》(1~3)卷。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