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后晋张继升墓志考
1)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of Zhang Jisheng in the later Jin Dynasty
后晋张继升墓志考
2)  Zhang Xuan's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张玄墓志》
3)  the Epitaph of Zhang Hai
张海墓志
4)  promotion assessment
晋升考核
1.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is a problem in officers \' promotion assessment,which would lead to moral risks and reverse selection,resulting in overt and covert brain drain,decrease in organizational public credibility and deviation from the correct promotion choice.
军官晋升考核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造成人才的显性和隐形流失、组织公信力下降以及对正确选人导向的偏离。
5)  Epitaphs from Tombs of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魏晋南北朝墓志
6)  Study on Song Wan s Epitaph
宋琬墓志考
补充资料:魏晋南北朝墓志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埋设在墓中的铭刻文字。用来记叙死者的姓名、生平及亲属世系,一般用石,也有刻或写在砖、瓦等材料上的。
  
  据现有考古发现,中国的墓志起源于秦汉时期,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区出土的建陵刑徒工匠的砖瓦葬铭已开其先声。东汉时期,出现了墓砖、墓门题记、刑徒砖、画像石题记等墓中文字铭刻,都具有墓志的作用,对墓志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一直到东汉末年,由于墓碑盛行,在墓中埋设墓志的作法还没有普遍,墓志的形制及文体也没有定型。
  
  魏晋时期,由于经济凋敝,官方严禁在墓前立碑,从而使埋入墓中的小型碑石数量增加,如河南洛阳出土的永平元年(291)徐夫人管洛碑、元康元年(291)成晃碑等。这些碑仅数十厘米高,树立在墓室中。两晋时期,还出现了自称为"铭"的长方形或圭形的墓中石刻,如洛阳出土的元康九年 (299)徐美人铭、北京出土的永嘉元年(307) 华芳墓铭等。这些碑铭实际上已经是墓志了。东晋时期, 南方墓葬中经常使用墓志, 但内容比较简略,有些是方形石质,如江苏南京出土的咸康七年 (341)王兴之墓志,有些是长方形砖质,只记载死者姓名及卒年,如江苏镇江出土的升平元年 (357)刘尅墓志。南朝时期,墓志的文体和形制都逐渐完善,山东益都出土的刘宋大明八年 (464)刘怀民墓志铭,不仅内容完整,而且出现了"墓志铭"的名称,是现存的时代最早的墓志铭。
  
  南北朝后期,墓志已有了固定的特有形制,一般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石平面呈正方形,志盖多呈盝顶形。此外,还有少量长方形、龟形、圭形的墓志。墓志的文体也形成了一种固定格式,首先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和家世谱系,再记述死者的生平仕历,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录死者的卒年、葬日、葬地等,最后附有韵语赞文,以表达思念之情。
  
  自北魏以来,北方地区大量使用墓志,上层社会尤为普遍。北朝墓志大多为石质,雕刻精美。最大者可达1 米见方,志文达1000字以上,志盖与志侧雕饰有繁缛细致的纹饰,如卷云、神兽、四象、忍冬蔓草、莲花等。书体融隶法与楷法于一炉,方正刚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作"魏碑体"。
  
  清代末年,北朝碑志开始受到重视,身价大增,出土发现也越来越多,其中尤以元氏皇族墓志为最。于右任《鸳鸯七志斋》主要收集元魏墓志,在诸多收藏家中最为著名。内中北魏熙平二年 (517)元怀墓志,神龟三年(520)元晖墓志,孝昌元年(525)元纂墓志,孝昌二年(526) 元珽墓志等,书法精妙,享有盛誉。
  
  北朝墓志主要出土于河南洛阳地区及河北邢台、邯郸地区和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苏等地发现了一些南朝的墓志,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50年代以来,出土的魏晋南北朝重要墓志有:河北景县的北魏封氏诸墓志,河北赞皇的东魏武定二年(544)李希宗墓志,山西大同的北魏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墓志,山西太原的北齐武平元年 (570)娄叡墓志,河南安阳的北齐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志,江苏南京的东晋太宁元年(323)谢鲲墓志,东晋升平三年(359)王丹虎墓志,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夏金虎墓志,宋元徽二年(474)明昙憘墓志,梁天监元年肖融墓志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