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史记》标点商榷
1)  Discussion of the Punctuation Mark Usages in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Shiji)
《史记》标点商榷
2)  discussion of punctuation
标点商榷
3)  Shi Qi Shi Shang Que
《十七史商榷》
1.
On the Sense of Realistic Approach in Shi Qi Shi Shang Que;
《十七史商榷》“求实观”摭谈
4)  This is open to discussion.
这一点值得商榷。
5)  A discussion of the word "blind spot"
"盲点"一词商榷
6)  discuss [英][dɪ'skʌs]  [美][dɪ'skʌs]
商榷
1.
"Silicified" can't be called "woodened","fossil" can't be called "fossil jade"——a discuss on the name of "tree fossil jade";
“硅化”不是“树化”“化石”不能称“化玉”——对“树化玉”名词的商榷
2.
Discuss on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Measure of Iodine Ion with the Currency Method in the Salt Industry》;
与新国家标准《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商榷
3.
Discuss of Analytic Solution about Rectangular Thin Plate with Four Clamped Edges Under Temperature Disparity;
温度作用下四边固定矩形薄板解析解的商榷
补充资料:《史记》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司马迁撰。初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父职,在太初元年(前104)参加制定《太初历》后,开始撰写《史记》。经10余年努力,终于成书。
   该书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历时3000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52.65万字。该书的宗旨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作者提出了“忠”——“敬”——“文”这一朝代更替的周而复始的固定公式    这种认识并不科学,不过当时人们也只能达到这种认识水平。该书取材丰富,对《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多所采摘,又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添了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材料。作者在广泛取材的同时,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表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该书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由它开端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一体裁。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练,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对中国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有良好的影响。司马迁死后,了解该书的人并不很多。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祖述其书,公布于世,从此开始流传。该书现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认为善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校勘本《史记》,便于阅读,所据底本为金陵书局刻本。
   
   

《史记》书影(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

《史记》书影(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