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捻军领导层初探
1)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leaders of Nien Army
捻军领导层初探
2)  the leaders of Xiang Army
湘军领导层
3)  The Qualities of Leadership
"领导品德"初探
4)  On Leading Thoughts of Laozi
老子领导思想初探
5)  On the Theory of Efficient Leading Model
有效领导模式初探
6)  Leading of the army
军队领导
补充资料:捻军
捻军

    中国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伙。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经常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间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1853年(咸丰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
    前期捻军 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会盟,力量最大的当地捻军首领张乐行(张洛行)被推为盟主,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各旗间互不统属,各种集团林立,不易离开本土。1857年春,张乐行以听分封不听调用为条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但不接受改编。不久后捻军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张乐行等少数留在淮南,与太平天国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如张宗禹等,曾深入河南、山东,推动了当地人民以各种形式起义反清。1860年,张乐行被太平天国封为沃王。1861年9月和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清军攻陷安徽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和庐州(今安徽合肥)后,捻军因而失去太平军为依托,处境困难。张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陕西,与远征西北的太平天国陈得才等军会合。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军于次年3月攻陷捻军根据地雉河集,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
    后期捻军 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为后期捻军。前期捻军失败后,余部活动于河南、湖北、陕西边区。1863年5月张宗禹等回到皖北。太平天国封张宗禹为梁王,捻军其他将领亦各有所封。天京陷落后,张宗禹与太平军将领赖文光将余部太平军和捻军合并为联军。赖文光被推为首领。联军以太平军军制重新整编,易步为骑,采用流动战术,奔驰豫、鲁、苏之间,声势复振。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精锐蒙古骑兵,击毙僧格林沁。清政府先后派曾国藩、李鸿章督湘军、淮军镇压捻军。
   
   

捻军使用的号角

捻军使用的号角


   
   1866年10月起,联军分为东西两军。赖文光继续在中原地区活动,为东捻军;张宗禹进入陕西联络回民起义,为西捻军。1867年东捻军经河南进入山东,后被李鸿章淮军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突围失败,余部于次年1月在江苏扬州覆没,赖文光被俘就义。西捻军转战陕西后,1867年初至保定,威胁北京。旋退入河南,最后进入山东黄河以北、运河以东地区,被李鸿章、左宗棠军包围。1868年8月在茌平全军覆没,张宗禹渡徒骇河不知所终。至此,捻军起义失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