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春秋》称名管见
1)  My Humble Opinion on the Call of Spring and Autumn
《春秋》称名管见
2)  the names of Yan Zi Chun Qiu
《晏子春秋》人名
3)  Chunqiu Mingzi jiegu
《春秋名字解诂》
4)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
1.
A Study on the Retainer System and Its Dut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试论春秋时期的家臣职官系统及其职司
2.
Changing of Rhetoric Style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arring States;
春秋至战国时期修辞风格的嬗变
5)  Chun Qiu
《春秋》
1.
A Textual Research on Ye Mengde’s Writings about Chun Qiu;
叶梦得《春秋》类著述考论
2.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style of Chun Qiu and its Estimate Manner;
《春秋》体例及“一字贬褒”笔法简析
6)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
1.
Comparing the Military System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春秋和战国军事对比略谈
补充资料:《春秋》
《春秋》

    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1.6万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旧说《春秋》为孔子所作。但近代学者研究证实,它应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孔子虽不曾编写过《春秋》,但讲述研习《春秋》却应肇端于孔子。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极为简略,但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赋予史官的口头讲述以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于叙事过简,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左传》以大量翔实丰富的史实,弥补了《春秋》的不足。汉以后,《春秋》被尊为孔子编撰的经典,在政治上、学术上处于至高无上的尊位。
   
   

《春秋》(唐代手抄)

《春秋》(唐代手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