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n Schiller s View of Passion
论席勒的激情观
2) Schiller on Tragedy
论席勒的悲剧观
3) Schiller's Theory of Sublime
席勒的崇高理论
4) On Schiller s Harmony Theory
论席勒的和谐思想
5) Schiller s Theory on Artistic Essence
席勒的艺术本质论
6) On Mill s Philosophy of Welfare
论穆勒的幸福观
补充资料:席勒
席勒(1759~1805) Schiller,Friedrich 德国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1759年11月10日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一个外科医生家庭,卒于1805年5月9日。席勒13岁被符腾堡公爵送入他创办的斯图加特卡尔军事学校学习法律、医学, 在这个被称为“奴隶养成所”的地方,席勒与世隔绝,被禁锢了8年。在这里他通过进步教师阿贝尔接触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 ,在狂飙突进运动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
1776年席勒发表《赠劳拉》、《夜晚》等抒情诗作。1778年秘密创作了剧本《强盗》,以卡尔和弗兰茨兄弟的矛盾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恶行,被恩格斯誉为“对于一个敢于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胸襟豁达的青年人的赞美”。剧本于1782年在曼海姆剧院公演后,引起强烈反响,席勒因此触怒公爵,被关禁闭两周。这时席勒又着手创作《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 为了反抗公爵的暴政,席勒于1782年9月偕友人逃离斯图加特,经曼海姆去迈宁根附近的鲍尔巴赫居住,在这里他完成了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该剧描写德国某公国宰相之子斐迪南爱上市民女子露易丝,宰相为了让儿子同公爵情妇结合,达到自己政治上往上爬的目的,与秘书合谋破坏儿子的爱情,斐迪南中计,毒死露易丝后自杀。作品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展示了市民阶级的政治理想。恩格斯称它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1783年7月,席勒应剧院经理达尔贝格之邀,回曼海姆剧院任编剧,并创办《莱茵塔莉亚》杂志。这期间《阴谋与爱情》于1784年4月在曼海姆剧院公演成功,席勒在达姆施塔特初次会见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并同卡尔普夫人发生恋情。1785年4月,席勒应朋友克尔纳之邀前往莱比锡,住在一农户家里,创作名诗《欢乐颂》,贝多芬以这首气势磅礴的颂诗作合唱曲,谱写了《第九交响乐》。 1787年7月,席勒应卡尔普夫人之邀,来到诗人荟集的魏玛,在这里进行长时间的历史、哲学和古希腊文化艺术研究,撰写了《尼德兰独立史》和《三十年战争史》。1788年由卡尔·奥古斯特和歌德推荐,被任命为耶那大学历史学教授,1790年与夏洛蒂·沃尔措根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席勒表示热烈拥护,1792年获法国国民议会颁发的荣誉公民证书。雅各宾专政以后,席勒表示反对暴力革命,遂沉浸在康德哲学的研究中。 此后数年他完成了许多美学论著,如《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论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等。前者宣扬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人的公民权自由,即市民阶级的个人解放;后者概括地总结了欧洲文艺的发展,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做了初步区分。这期间席勒还创作了《希腊诸神》、《美的宗教》、《艺术家》等诗作。 从1794年开始,席勒与歌德在文学创作中开始合作,10年之中,硕果累累,文学史家称这10年为古典文学时期 。席勒在歌德影响下,摆脱了康德哲学影响,焕发了文学创作热情,先后创作了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玛丽娅·斯图亚特》、《墨西拿的新娘》和《威廉 ·退尔》等,还创作了《潜水者》、《手套》、《大钟歌》等叙事诗。
由于长期伏案写作,席勒在1791年便已积劳成疾,1805年去世时留下半部未完成的剧作《德梅特里乌斯》。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