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论仰韶文化尖底瓶
1)  On the bottom-pointed bottle of Yangshao Culture
论仰韶文化尖底瓶
2)  Yangshao culture
仰韶文化
1.
Preliminary Study on Ancient Human DNA from Yangshao Culture;
仰韶文化人类遗骸古DNA的初步研究
2.
From War to Amalgamation :Looking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h and Bird from the Designs on the Chromatic Pottery of Yangshao Culture;
从鱼鸟相战到鱼鸟相融──仰韶文化鱼鸟彩陶图试析
3.
The research on Yangshao culture memorial site (about 5,000 B.
从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考证,当时已有酒的存在,并证明我国最早的酒是谷芽酒。
3)  Early Yangshao Culture
仰韶文化早期
1.
) of shell and characteristic of pottery unearthed,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nkind culture is considered as Early Yangshao Culture (7 000-6 000 a B.
)和同层出土的陶器特征,为仰韶文化早期(7 000~6 000 aB。
4)  Yangshao culture
仰韶文化遗存
1.
An excavation of the Relics of Yangshao Culture at Nanchen Site in Luoyang;
洛阳市南陈遗址仰韶文化遗存的发掘
2.
Yangshao Culture, which is a famous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China,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rehistory and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特别是这里仰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涵盖了以往所知仰韶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
5)  the center of Yangshao cultural area
仰韶文化中心区
1.
In the center of Yangshao cultural area, the ancients carried on their religious activities mainly in their living regions.
仰韶文化中心区先民从事宗教等精神活动主要在其聚落之内 ,由于生活方式及独特的建构方式 ,他们在氏族联盟的奋斗中 ,形成颇具内聚力的朴素而又团结向心的精神 ,并早已发现人类自身力量的存在 ,这作为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从内部促使其氏族制度的早
6)  Painted Pottery Culture;Yang Shao Culture
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
补充资料: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由于遗存中含有彩陶,也曾称彩陶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陕西省境内。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调查发现的遗址达千余处。
   仰韶文化居民营建聚落多选在河谷阶地上。以从事锄耕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种植粟、黍、白菜、芥菜等。用石斧砍林辟地,用石铲和石锄翻地松土,用长方形石刀和两侧带缺口陶刀收割作物,用石磨棒在石磨盘上滚碾加工粮食。还饲养狗、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兼事采集与渔猎活动。采集物有榛子、栗子和松子等果实,猎获物有斑鹿、竹鼠、野兔、羚羊和狸等动物,捕捞的对象主要是鱼类。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陶塑艺术品也很精彩,有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
    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在姜寨发现百余座房子,分5个建筑群,屋门均朝向中心广场。每个建筑群都有一座大房子与20座中小型房子,共同组成一个向心的完整原始聚落建筑群。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但对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早、中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也有人认为整个仰韶文化都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