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论戴望舒的诗
1)  On Dai Wangshu s Poems
论戴望舒的诗
2)  Dai Wangshu s Poetics
戴望舒的诗论
3)  Daiwangshu poetry
戴望舒诗歌
1.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his works from two aspects (the intrinsic imaging system of Daiwangshu poetry and lyric roles and metaphysical thinking), and study the Chinese new poetry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modern understanding .
本文从戴望舒诗歌内在的意象体系和抒情角色及形而上思考两个方面来分析他的作品,进而认识中国新诗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4)  DaiWangshu's early poems
戴望舒早期诗歌
5)  Dai Wangshu
戴望舒
1.
On the Musicality of Dai Wangshu’s Poems;
谈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6)  Dai Wang-shu
戴望舒
1.
The techniques of symbolism and surrealism in the lyrics by Dai Wang-shu;
戴望舒:从象征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2.
The poetry skills of symbolism and Dai Wang-shu;
法国象征主义诗艺与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3.
The Dramatic Factors in DAI Wang-shu s Poem;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戏剧性因素
补充资料: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

    中国诗人。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人。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等人的影响。1929 年出版的诗集《 我底记忆》大部为此时期的作品。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他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
   
   

1934年戴望舒在法国巴黎

1934年戴望舒在法国巴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