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朱载堉神道碑文注
1)  The Annotations on Prince Zai-yu Zhu s Biography on Gravestone
朱载堉神道碑文注
2)  Zhu Zaiyu
朱载堉
1.
Tablet on the Side of a Tomb and Study on the Life of Zhu Zaiyu;
《神道碑》与朱载堉生平考述
2.
On the Dancing System of Zhu Zaiyu;
论朱载堉的“舞学”体系
3.
On the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Awakening the World by Zhu Zaiyu 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论明末朱载堉的散曲集《醒世词》的历史价值
3)  the inscription on a Holy Way stele
神道碑
1.
Compared with the inscription on a Holy Way stele and the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the elegy applied in the grave,has much differences in such aspects as the literary style.
作为墓葬中应用的哀册文,与神道碑、墓志铭在文体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4)  inscription on the shendao tablet
神道碑铭
5)  tombstone of Xu Heng
许衡神道碑
1.
According to tombstone of Xu Heng unearthed at his tomb in Jiaozuo city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the article researched all his life ,which provided materials for complementing History of Yuan Dynasty.
依据在焦作市许衡墓地陆续发现的许衡神道碑,并结合相关文献,文章对许衡生平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为补充和丰富《元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6)  the Wang Renyu stone tablet
《王仁裕神道碑》
补充资料:朱载
Zhu Zaiyu
朱载

(1536~1511)
    中国明代乐律学家、历算家。新法密率(亦即十二平均律)理论与计算方法的首创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人,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曾用名狂生、山阳酒狂仙客等,他的身世出于明宗室,为郑恭王厚烷长子,家学渊源来自舅祖何塘所遗著作与厚烷的直接传授。青年时代曾因悲痛于厚烷无罪而遭禁锢,放弃王子生活近19年,潜心学术;厚烷复爵后,虽以世子身份重入王宫,仍以学术研究度过中年;晚年更以“让国高风”推辞了王位而著述终生。除个别著作以及一些愤世嫉俗的诗词外,他的主要成就大都收入《乐律全书》之中。
 朱载的《乐律全书》是兼含乐、舞、律、历诸学的百科专著,共47卷,汇刊《律学新说》(1584年作序)、《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律吕精义》(1596年序)、《操缦古乐谱》、《旋宫合乐谱》、《乡饮诗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1581年作序)等十几种著作。这些著作的真实成书年代一般都早于作序年代,并可从详略互见中得知他的写作工作,是在不断删润的情况下交叉进行的。《乐律全书》的刻版、印刷则始自1595年,完工于1606年。
 《乐律全书》未收著作则有《瑟谱》(1506年序)10卷、《律吕正论》4卷(上2种,成书于1610年4月以前)、《律吕质类辨惑》1卷、《嘉量算经》3卷(1610年 5月成书)等。此外见于《河南通志》著录者尚有《韵学新说》、《切韵指南》、《先天图正误》诸作。
 朱载在中国乐律学史上是一位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划时代创造性成就的重要人物。他最先把乐律学理论系统地明确区划为乐学与律学两大部门;在中国音乐史上又是明确提出音乐教学法问题与有量记谱法的先行者;他对雅乐乐器与民间乐器从制作到演奏法的研究,以及亲自为民间乐曲精确记谱留下的材料,说明他是密切注意结合音乐艺术实践的大学问家。他的更重要的学术贡献则集中于律学领域。他不但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律学涉及计量学、旋宫法、生律法与正律器诸方面的全面经验;并在世界文化史上领先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的原则,以及物理声学上解决管口误差问题的“异径管律”的方法。这两个贡献除了音乐史本身的意义外,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都是16世纪声学的重大成就。
 新法密率的诞生,彻底解决了中国律学史上自先秦以来的、探索十二律旋宫问题的所有矛盾。先秦兼用三分损益与纯律三度生律法的正、变各律,京房、钱乐之等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变律,都不能最简捷地解决旋宫问题,也不能毫无误差地解决“黄钟”律往而不返的问题。 何承天、 刘焯、王朴等倾向于平均律的律制,也克服不了旋宫过程中音阶各音级间出现的误差。朱载的新法密率,取黄钟倍律与黄钟正律的弦长为2:1的关系,采用等比数列,使十二律任何相邻二律之间的弦长比都成相同的比率;任一律的高、低八度之间,亦成倍、半关系;这不但解决了黄钟律往而能返的问题,也使任何调高上的音阶各级之间达到了音程关系的完全一致。
 朱载在世界文化史上领先完成十二平均律根本原则及其计算方法的设计工作,当不迟于16世纪70年代,或据1581年作序的《律历融通》等材料中出现的有关精确数据断定其最下时限。中国律学史在春秋时代已经系统地奠定了律学理论的基础。经历1000年的探索而出出新法密率的创造,不仅是本门学术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宋、元以来戏曲音乐兴起,市民音乐生活渐有发展,职业艺人走码头活动频繁等诸种因素要求乐器、乐律相应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欧洲音乐文化也出现了大体相同的历史要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