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scrimination of Long-standing Mistaken Idea in Eliminating Library Books
藏书剔除误区辨析
2) leaving out the useless stock books
藏书剔除
1.
Reflection on the leaving out the useless stock books;
新世纪不可忽视的旧问题——略论藏书剔除
3) rejection of old-books
藏书剔旧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rejecting old-books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scope of the rejection of old-books, expounds the implementing methods for rejecting old-books, and probes into the treatment of the rejected old-books.
介绍了了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的必要性,分析了藏书剔旧的原则和范围,论述了藏书剔旧的实施方法,探讨了剔旧书刊的处理等。
2.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rejection of old-books from the storag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robes into how to do well the rejection of old-books from the storage of the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determining the principle and scope of the rejection, selecting the methods of the rejection, and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rejection, etc.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剔旧的原则与范围的确定、剔旧方法的选择以及藏书剔旧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就如何搞好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进行了探讨。
4) detection and rejection
辨识和剔除
5) rejecting analysis
剔除分析
1.
As for rejecting analysis, this article takes target-weight sampling, blow and reject of tip-missing cigarettes, and reject of loose-end cigarettes as example, analyzing the cigarette inspection and rejecting process of SRM sampling valve, rejecting valve of rolling drum, and inspection drum.
对于剔除分析,以目标重量取样、缺嘴烟支的吹拢和剔除、空头烟支的剔除为例,分析了SRM取样阀、搓烟轮剔除阀、检测轮剔除的烟支检测和剔除过程;对于堵塞检查,以搓烟轮堵塞为例,分析了堵塞检查算法的设计原理。
6) rejection of library documents
馆藏文献的剔除
补充资料:藏书剔除
图书馆将所藏文献中利用率极低或无用的文献排除出馆藏之外的工作。又称藏书剔旧。其目的在于提高馆藏质量、降低费用、节约书库空间。藏书剔除是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定期地、有计划地进行。一般由文献收集部门负责,并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水平。
在西方图书馆界,藏书剔除主要指把失去价值或价值很低、无人问津的图书从开架的阅览室或书库中移走的工作。此外,还包括降级、存储、寄存、注销等项内容。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图书馆界则认为,图书在本馆范围的或任何其他供本馆使用的建筑物内的移动,属于日常藏书布局(见馆藏组织)范围内的活动,只有将某些图书排除出馆藏之外,并进行财产注销,才能称为剔除。
发展简况 藏剔书除是在藏书大量增加与书库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普遍化之后出现的。在西方,T.霍利斯于1725年提出了藏书剔除问题,他指出:"如果你需要为新出版的图书腾出更多的空间,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将用途小的书移到远处去。"1893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将 1.5万册图书移存到附近一些建筑物的地下室中,成为西方藏书剔除的最早实例之一。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藏书剔除工作开展最早、研究也较深入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剔除高潮里,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各种规范与指南都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在有关的图书馆法中也设立了相应条款。苏联在70年代曾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对图书馆藏书的贮存体系做了严密的组织规定,为顺利进行剔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0年代中期,S.J.斯洛特所著《图书馆藏书剔除》一书问世,成为有关藏书剔除的第一本专著。苏联学者Ю.Ж.斯托利亚罗夫与Е.П.阿列菲耶娃所著的《图书馆藏书》(1979年版)对剔除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复选"的概念,对剔除的理论做出了贡献。英国学者的"零增长"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剔除在整个藏书建设中的必要性(见馆藏稳定状态理论)。
在中国,1927年杜定友在《图书馆学概论》中较早提出剔除问题,但直到70年代末,中国图书馆界才开始藏书剔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目前对非研究型藏书的剔除问题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已逐步开展剔除工作。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实行采购协调,实现地区或系统内的分担贮存,特别是按地区建立文献寄存制度,进而达到全国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是促进藏书剔除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积极开展文献缩微工作,也有助于藏书剔除的开展。
藏书剔除的依据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文献激增,使图书馆藏书随之剧增。例如,1950年到 1981年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增长 25倍,从1876年到1976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增长80倍,一些大型图书馆的年进书量则增长了 150倍,馆藏文献的激增使图书馆的空间紧张状况加剧,新建和扩建文献库房也无济于事。实践证明:文献出版年代越久,借阅的人就越少。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文献老化"的现象(见科学文献老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利用率由高而低,趋于零,文献增长愈快,这种趋势愈加迅速。由于现代图书馆的根本使命是广泛传递文献即知识信息,利用率接近零的文献失去了为绝大多数图书馆继续保存的依据,因而必须将它们从馆藏中剔除出去,为新收集的文献让出空位,缓解图书馆空间紧张状况,减轻负担。
藏书剔除的范围 图书馆需剔除的文献大致有3类情况:①在物质形态上残破、缺损、污染,以及印刷粗劣不堪阅读的文献 。② 在数量上超过读者需要的文献,包括过量的复本,以及同一著作的不同的版本、文本和载体形式。③在内容上已不为读者所需要的文献,例如有:思想内容陈旧,失去使用价值的文献;由于语言、文体、风格、体裁、结构等表达方面的原因,失去对读者吸引力的文献;因读者对象变化或采访失误产生了在专业、水平、文别、出版物类型等方面与读者需要不符的文献,等等。
不同的文献情报机构由于文献使用与保管的情况不同,剔除文献方针和标准也不一致。在发达国家往往制订有详细的剔除标准或规范。例如在美国,公共图书馆通常要剔除以下文献:①书皮和书页污损、破损而无法修补者。②内容不可能再利用者,例如,由于已发行新版及改订版,或由于法律的修改及技术的发展,或由于新事物的出现,或其他社会事物的变更等原因,失掉了利用价值的书刊。③哲学、宗教、古典名著等基本书在20年以上的,心理学著作10年以上的,其他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④历史、地理、传记1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⑤社会科学10年以上的,名著、大著2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⑥ 数学、自然科学10年以上的,名著、大著2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 ⑦工业技术书也以前项规定为准,但由于技术的进展,资料已经变旧时,应迅速剔除。⑧艺术、趣味、家政、竞技等超过10年,通俗读物超过5年以上的。⑨文学、语言学的生命虽然较长,但在中小图书馆以10年为一阶段。⑩小学生读物大致规定 5年后不用,其中属于名著的要保存1部, 复本不要保存。一般情况下是10年一周转,但是快的也可5年。美国是每年度废弃5%以上,规定小型图书馆经过10年后,大半资料不能使用,中小学校图书馆也大致按此标准执行。
藏书剔除的方法 包括确定被剔除的文献、剔除的实施和被剔除文献的处理三方面。
因物质形态和数量的原因而进行藏书剔除较易施行,而从内容的角度确定何种文献应予剔除仍是一个未获圆满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各种方法一般只较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以外的各类型图书馆。确定需剔除哪些文献,通常可采用定量统计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应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①统计文献的利用率。 因为过去利用率的高低可大致预示今后的利用率。主要通过统计借阅记录和滞架时间。一般可定出在某段时间内借阅次数低于某个数值者或滞架时间 (一书于两次借阅之间滞留在书架上的时间)超过多少者即予剔除。对于开架书、复本书的统计方法,应有更详细、明确的规定。②计算文献的使用"寿命"。根据文献老化规律可大致了解各专业、各类型图书的使用"寿命"。图书馆可以依此规定一个指标体系,列出各个专业、各出版物类型、各水平层次的文献的最高保存期,超过保存期限者予以剔除。③引文分析法。借助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法确定文献被利用的程度与趋势,从而决定某种文献是否剔除。主要适用于连续出版物。
在藏书剔除中还经常需要借助于图书馆员、图书馆读者或有关专家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调查、访问、交谈、座谈等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因为复杂的精神产品的"寿命"问题,有时不可能只靠机械的统计数字来作出决断。
剔除的品种确定之后,即要组织实施:将被剔除的文献下架、撤去;注销财产,销去图书上的馆藏标志(通常是盖注销章);还要记入和更改各项业务记录,修改或撤销目录中的有关数据。被剔除的文献可按规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送缴贮存图书馆或贮存书库,调拨或转让给有关单位,转存交换书库,削价出售,或销毁等。
在西方图书馆界,藏书剔除主要指把失去价值或价值很低、无人问津的图书从开架的阅览室或书库中移走的工作。此外,还包括降级、存储、寄存、注销等项内容。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图书馆界则认为,图书在本馆范围的或任何其他供本馆使用的建筑物内的移动,属于日常藏书布局(见馆藏组织)范围内的活动,只有将某些图书排除出馆藏之外,并进行财产注销,才能称为剔除。
发展简况 藏剔书除是在藏书大量增加与书库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普遍化之后出现的。在西方,T.霍利斯于1725年提出了藏书剔除问题,他指出:"如果你需要为新出版的图书腾出更多的空间,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将用途小的书移到远处去。"1893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将 1.5万册图书移存到附近一些建筑物的地下室中,成为西方藏书剔除的最早实例之一。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藏书剔除工作开展最早、研究也较深入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的剔除高潮里,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各种规范与指南都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在有关的图书馆法中也设立了相应条款。苏联在70年代曾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对图书馆藏书的贮存体系做了严密的组织规定,为顺利进行剔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0年代中期,S.J.斯洛特所著《图书馆藏书剔除》一书问世,成为有关藏书剔除的第一本专著。苏联学者Ю.Ж.斯托利亚罗夫与Е.П.阿列菲耶娃所著的《图书馆藏书》(1979年版)对剔除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复选"的概念,对剔除的理论做出了贡献。英国学者的"零增长"理论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剔除在整个藏书建设中的必要性(见馆藏稳定状态理论)。
在中国,1927年杜定友在《图书馆学概论》中较早提出剔除问题,但直到70年代末,中国图书馆界才开始藏书剔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目前对非研究型藏书的剔除问题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已逐步开展剔除工作。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实行采购协调,实现地区或系统内的分担贮存,特别是按地区建立文献寄存制度,进而达到全国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是促进藏书剔除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积极开展文献缩微工作,也有助于藏书剔除的开展。
藏书剔除的依据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文献激增,使图书馆藏书随之剧增。例如,1950年到 1981年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增长 25倍,从1876年到1976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增长80倍,一些大型图书馆的年进书量则增长了 150倍,馆藏文献的激增使图书馆的空间紧张状况加剧,新建和扩建文献库房也无济于事。实践证明:文献出版年代越久,借阅的人就越少。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文献老化"的现象(见科学文献老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利用率由高而低,趋于零,文献增长愈快,这种趋势愈加迅速。由于现代图书馆的根本使命是广泛传递文献即知识信息,利用率接近零的文献失去了为绝大多数图书馆继续保存的依据,因而必须将它们从馆藏中剔除出去,为新收集的文献让出空位,缓解图书馆空间紧张状况,减轻负担。
藏书剔除的范围 图书馆需剔除的文献大致有3类情况:①在物质形态上残破、缺损、污染,以及印刷粗劣不堪阅读的文献 。② 在数量上超过读者需要的文献,包括过量的复本,以及同一著作的不同的版本、文本和载体形式。③在内容上已不为读者所需要的文献,例如有:思想内容陈旧,失去使用价值的文献;由于语言、文体、风格、体裁、结构等表达方面的原因,失去对读者吸引力的文献;因读者对象变化或采访失误产生了在专业、水平、文别、出版物类型等方面与读者需要不符的文献,等等。
不同的文献情报机构由于文献使用与保管的情况不同,剔除文献方针和标准也不一致。在发达国家往往制订有详细的剔除标准或规范。例如在美国,公共图书馆通常要剔除以下文献:①书皮和书页污损、破损而无法修补者。②内容不可能再利用者,例如,由于已发行新版及改订版,或由于法律的修改及技术的发展,或由于新事物的出现,或其他社会事物的变更等原因,失掉了利用价值的书刊。③哲学、宗教、古典名著等基本书在20年以上的,心理学著作10年以上的,其他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④历史、地理、传记1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⑤社会科学10年以上的,名著、大著2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⑥ 数学、自然科学10年以上的,名著、大著20年以上的,通俗读物5年以上的。 ⑦工业技术书也以前项规定为准,但由于技术的进展,资料已经变旧时,应迅速剔除。⑧艺术、趣味、家政、竞技等超过10年,通俗读物超过5年以上的。⑨文学、语言学的生命虽然较长,但在中小图书馆以10年为一阶段。⑩小学生读物大致规定 5年后不用,其中属于名著的要保存1部, 复本不要保存。一般情况下是10年一周转,但是快的也可5年。美国是每年度废弃5%以上,规定小型图书馆经过10年后,大半资料不能使用,中小学校图书馆也大致按此标准执行。
藏书剔除的方法 包括确定被剔除的文献、剔除的实施和被剔除文献的处理三方面。
因物质形态和数量的原因而进行藏书剔除较易施行,而从内容的角度确定何种文献应予剔除仍是一个未获圆满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各种方法一般只较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以外的各类型图书馆。确定需剔除哪些文献,通常可采用定量统计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应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①统计文献的利用率。 因为过去利用率的高低可大致预示今后的利用率。主要通过统计借阅记录和滞架时间。一般可定出在某段时间内借阅次数低于某个数值者或滞架时间 (一书于两次借阅之间滞留在书架上的时间)超过多少者即予剔除。对于开架书、复本书的统计方法,应有更详细、明确的规定。②计算文献的使用"寿命"。根据文献老化规律可大致了解各专业、各类型图书的使用"寿命"。图书馆可以依此规定一个指标体系,列出各个专业、各出版物类型、各水平层次的文献的最高保存期,超过保存期限者予以剔除。③引文分析法。借助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法确定文献被利用的程度与趋势,从而决定某种文献是否剔除。主要适用于连续出版物。
在藏书剔除中还经常需要借助于图书馆员、图书馆读者或有关专家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调查、访问、交谈、座谈等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因为复杂的精神产品的"寿命"问题,有时不可能只靠机械的统计数字来作出决断。
剔除的品种确定之后,即要组织实施:将被剔除的文献下架、撤去;注销财产,销去图书上的馆藏标志(通常是盖注销章);还要记入和更改各项业务记录,修改或撤销目录中的有关数据。被剔除的文献可按规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送缴贮存图书馆或贮存书库,调拨或转让给有关单位,转存交换书库,削价出售,或销毁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