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砚,亦称盘古砚,因其砚产于济源之盘古、天坛山、砚山等地而得名,天坛砚的石质油腻湿润,纹理紧密细腻,具有坚而不脆,柔而不绵,滑而不溜的特点。制成的石砚造型生动,雕工精巧,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珍爱,有“质之坚润,琢之圆润,色之光彩,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的美德(明高廉《遵生八笺》),是我国明砚之一。天坛砚简介
天坛砚 产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 80 余华里之盘谷泉、砚山等地。故又名“盘砚”。
天坛砚石质纹理缜密,坚润细腻,柔而不绵,钴而不刚。色泽晶莹似碧玉,璀璨如琥珀。研磨墨汁发墨保湿,纯净均匀,宜书宜墨,不损毫端,素有“盘墨宝色”之称,素为历代书画家所珍爱,被誉为色如琼玉、声似木鱼、贵赛琥珀、价胜和璧的砚中佳品。
据地质学家考证,属寒武纪时代,盘谷曾是海湾,后因地壳变动隆起为山脉。海水中大量泥灰沉积物在长期高压之下逐渐形成今天的砚石。金线、玉带的主要矿物质成份是绿泥石和方解石,金星墨斑是银白色绢云母和黑云母。即所谓“端石有眼,盘石有线”。清《谢氏砚考》称:“盘谷,即李愿隐居处,产石可为砚,亦具蕉叶,青花玉带、金线状,可与新坑端石混”。天坛砚石品分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柳芽黄、三彩石、瓜子石等十余品种,尤以青斑、麦叶绿、三彩石、瓜子石为贵。
据史料载,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天坛砚铭》:“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疑神仙遗物,请予铭写。铭曰:仙写有灵,迹在于石,棱而宛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宋代苏轼诗云:“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阅微草堂砚谱》评说:“石出盘涡,阅岁孔多,刚不露骨,柔足任磨,此为内介而外合”。历代文人墨客对天坛砚都推崇备至。
乾隆皇帝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对盘谷地名产生疑惑(原误认为盘谷在河北田盘),为考其究,命河南巡抚阿思哈亲到济源实地考察奏报。当弄清缘由后大有感悟,撰《盘谷考证》以记其事。命工匠刻于盘谷寺后茶壶翕三百米高处摩崖碑上。御书《送李原归盘谷序》一文,誉盘谷“名山胜迹”,石建亭(御制碑今存盘谷寺)。自此,天坛砚名扬天下,更加兴隆。 [[1]]
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其石产于城西的王屋山天坛峰盘谷泉畔,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故名天坛或盘谷。
天坛砚历史悠久,据济源市梨林乡汉墓考古发现推算,天坛砚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制作,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清代天坛砚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在天坛砚主要产于济源市的西许村、东许村、盘谷寺、小西庄、南庄等。
历代文人墨客对天坛砚推崇备至,韩愈的《天坛砚铭》记载:“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疑神仙遗物,请予铭写。铭曰:仙写有灵,迹在于石,棱而宛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宋代苏轼诗云:“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清代大学士纪晓岚《阅微草堂砚谱》评说:“石出盘涡,阅岁孔多,刚不露骨,柔足任磨,此为内介而外合”。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时曾对盘谷地名产生疑惑,为考其究,命河南巡抚亲到济源实地考察奏报。当弄清缘由后大有感悟,撰《盘谷考证》以记其事,命工匠刻于盘谷寺后茶壶翕三百米高处摩崖碑上。清《谢氏砚考》中关于盘谷也有记载:“盘谷,即李愿隐居处,产石可为砚,亦具蕉叶,青花玉带、金线状,可与新坑端石混”。
天坛砚石藏于太行山脉王屋山断层岩石深处。已发现开采的石坑有盘谷坑、天坛坑、砚山坑、黄龙坑等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