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胡适与文学革命
1)  Hu Shi and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胡适与文学革命
2)  literature revolution
文学革命
1.
The Up - to - date Classic Writing Study and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今文经学与晚清文学革命
2.
On the Declin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logan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1920 s;
论20年代“文学革命”口号力量的衰竭
3.
Following the initiation of New Youth in the discussion of problems on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1917, pioneers in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1920, having Cheng Duxiu, Li Dazhao, Lu Xun et al.
自1917年《新青年》杂志初步开展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始起,至1920年,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和一大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知识精英,在外来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和刺激下,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吸收、总结和改造,以及大力的倡导,最终导致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3)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革命文学
1.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ts Social Background and Resources of Theory;
“革命文学”的社会背景与理论资源——20世纪中国文艺社会学进程研究
2.
Leads to 1928: The Brewing of Early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通往1928:早期革命文学的酝酿
3.
The controversy has brought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Lu Xun s heart way course for"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革命文学”论争给鲁迅的心路历程带来了巨大影响。
4)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文学革命
1.
Poetry and Prose from Diffusion to Differentiati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New Poetry and Its Stylist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从“诗文合一”到“诗文划界”——论文学革命发生后新诗语言调整与文体发展的互动
2.
Hu Shi is the leader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he advocated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and called people to write in colloquialism.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
3.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in New Youth.
本文考察的是《新青年》中科学与文学革命之间的关系。
5)  literary revolution
文学革命
1.
In relation to the period it appears,it,for the first time,proposes that a specific time must deal with a specific thesis of literature,thus,initiating an unusual concept of literary revolution,a "historical literary concept" after its introduction into the realm of history,and finally an "Esoteric method and concept" when agg.
文学进化观应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理念,与其他文化先驱的文学观念相比,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与功能效用:文学进化观与时代结合首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文学的命题;文学进化观演绎出非同寻常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进化观引入历史领域形成"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文学进化观与比较文学研究融合则获得"高深的方法与观念"。
2.
The spread of evolutionism to the Orient made Liang Qichao shape his world outlook while his theory of literary revolution was its direct product.
进化论在晚清时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近现代中国的主要意识形态,从而影响了当时学人的世界观,梁启超的文学革命论便是其进化论世界观的直接产物。
6)  Revolution literature
革命文学
1.
"Literature revolution"is the top twice important literature sport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ith"revolution literature".
"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次重要的文学运动。
2.
Trotsky s literary thought had affected Lu Xun in 1920 and 1930s when Lu Xun was constructing his own literary view on revolution literature and comrade-going-on-the-same-way literature.
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对鲁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 2 0、30年代鲁迅的“革命文学”观和“‘同路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
补充资料:胡适

Hu Shi
胡适


  代诗人、文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初名嗣糜,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其父为清末地方官吏,其母系农村妇女。
  1895年春,胡适在家乡由族人开设的学堂就读,习四书五经。9岁起,阅读《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思想上则深受其父服膺的程朱理学的影响。
  1904年春去上海,先后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就读,学习了英语和西方自然科学,接触了严复译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梁启超《新民说》诸文也给了他很大启发。他在中国公学求学时,曾参加以“对于社会,竞与改良;对于个人,争自濯磨”为目的的竞业学会,并一度任白话文会刊《竞业旬报》主编,在该刊发表过一些白话文字。这一时期,他对旧体诗发生浓厚兴趣,因而放弃自然科学,走上文学、史学的路。
  1910年往北京考取庚子赔款第 2期官费生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习政治、经济,兼治文学、哲学。1914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胡适后来忆述:“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917年以论文《先秦名学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后又任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同年,与江冬秀结婚。其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延聘了一批从日本、欧美留学回来的新派知识分子任教。他们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是这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1917年 2月,他尚在美国时,即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回国前写成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稍后,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又提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1918年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复把所谓“八不主义”总为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他强调,他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这些言论,反复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的主旨,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对于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都起了重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也是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
  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胡适还陆续发表《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文。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等名家的部分作品,为新文学提供借鉴;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早在1917年 2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就发表了他的几首白话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