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复社的源流与社集
1)  The Origins of the Complex Society and Clubs Set
复社的源流与社集
2)  The Source and Flow of Social Law
社会法的源与流
3)  Jishe Fushe
几社复社
4)  clubs set
社集
1.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lubs sets,the inclusion of the political factors made it gradually evolve from literary societies into political organization.
复社成立后的社集,则夹杂了政治的因素,逐渐由文学社团演化成政治性的组织。
5)  upper-class [英]['ʌpəklɑ:s]  [美]['ʌpɚ'klæs]
上流社会的
6)  Fu Society
复社
1.
Relationship between Fu Society and Donglin Party;
复社与东林党关系的实态性分析
2.
Chapter on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 Fangyu and the Fu Society.
第一章“侯方域与复社关系考论”:由于商丘文士传统的影响和侯方域良好的家学师承,侯方域有可能在复社成立的早期就已是复社成员之一,崇祯十二年侯方域被推为盟主是其个人因素与当时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补充资料:中央社
      中国国民党中央所属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成立,初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主办,首任主任梅恕曾,主要任务为报道党务消息。后报道内容扩大至国内外新闻,并向全国各地报纸供稿,成为国民政府的舆论机关,对北伐战争起过一定宣传作用。
  
  1928年 5月,中央社迁至南京。1932年春进行改组,由隶属国民党中宣部改为独立经营,首任社长萧同兹。此时,它已在全国各地设分社及发稿电台,并陆续取得外国在华通讯社的独占发稿权。1936年 1月,总社扩大为编辑、采访等六部,并于当年 6月设立第一个国外分社──东京分社。抗日战争期间,中央社总社先后迁至汉口、重庆,向国内外提供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战讯及其他新闻。1939年1月开始设立总编辑,负责新闻编采业务,首任总编辑陈博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社接收了日本同盟社及汪伪政权中央电讯社在各地的机构。1946年 4月中央社迁回南京,将人工发报机发稿改为用自动发报机发稿,每天发稿量一万五千至两万字。1948年极盛时,有分支机构(包括分社、办事处、特派员)国内五十二处,国外二十五处,员工两千六百五十三人。这时,它已完全是国民党反共宣传的工具。随着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溃败,1949年11月迁往台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