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劳伦斯与象征
1)  Lawrence and His Symbolism
劳伦斯与象征
2)  Camus and Laurence
加缪与劳伦斯
1.
Camus and Laurence are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ho had paid attention to psychology in their writing,and were famous for their revelation of the absurdity and agony in the modern society.
加缪与劳伦斯都是20世纪西方关注人物心理的小说家,都以揭示现代社会生活的荒诞与痛苦而著称,比较两位大家同一题材作品《不贞的妻子》与《玫瑰园中的影子》,辨析两者创作思想与艺术手法的异同,从而体会两者不同的艺术魅力。
3)  LIN Yu-tang and Lawrence
林语堂与劳伦斯
4)  Lawrence [英]['lɔrəns]  [美]['lɔrəns]
劳伦斯
1.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Death" in Lawrence s the Ship of Death;
解读劳伦斯诗歌《灵船》中“死亡”之意象
2.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 H. Lawrence s Women in Love;
论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艺术特色
5)  D.H.Lawrence
D.H.劳伦斯
1.
D.H.Lawrence s Polarity Thought and Its Reflections upon His Viewpoint about Manwoman Relationship;
D.H.劳伦斯的“两极平衡”思想及其在两性观上的反映
2.
On D.H.Lawrence s Oedipal Complex;
浅析D.H.劳伦斯的俄底普斯情结
6)  D.H.Lawrence
劳伦斯
1.
Half an Angle,Half a Devil——The Contradicted Opinions of Women in D.H.Lawrence s Novels;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从劳伦斯的小说看其两性观的嬗变
2.
D.H.Lawrence s anti-colonial Discourse in The Plumed Serpent;
劳伦斯《羽蛇》中的反殖民话语
3.
Analysis of Ethical Idea of The White Peacock by D.H.Lawrence;
劳伦斯《白孔雀》的伦理思想分析
补充资料:加缪,A.
      法国文学家、戏剧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1913年11月 7日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因家境贫困,他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因患肺病中途辍学,同年参加了进步作家H.巴比塞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次年加入法国共产党,翌年脱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国抵抗运动,撰写反对法西斯的文章。1944年8月至1947年6月,任《战斗报》主编。他在1943~1952年间与J.-P.萨特交往甚密,后因观点分歧而分手。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死于车祸。
  
  加缪主要作品有:《西西弗斯神话》(1942)、《局外人》(1942)、《致德国友人的信》(1945)、《鼠疫》(1947)、《反抗者》(1951)等等。
  
  加缪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表达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处于苦闷和朦胧之中。他侧重于描写世界或存在的"荒谬性"。"荒谬"成为他的哲学的中心概念。在加缪看来,人本能地留恋和追求生活,但生活的世界对人却是格格不入的、非理性的,因而人的存在本身也是毫无意义的。人在自身的存在中处处体验到世界的"荒谬性","荒缪"是理性的人遇到"毫无道理的世界" 之后产生的。人面对"荒谬" 只有两种选择:自杀或反抗。他认为,既然世界是荒谬的,所以就要以"荒谬"即以"反抗"对付"荒谬"。他强调"我反抗,因此我们才存在",反抗给生活以价值。不过,他所说的反抗只局限于精神和道德意识方面,其本质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东西。
  
  加缪对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形势采取"中立"态度,他既厌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和非正义,也不赞成社会主义革命,而提出所谓"不要牺牲者,也不要刽子手"的口号,他后期的思想更为右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