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谈武术套路之美
1)  On the Beauty of Wushu Repertoires
谈武术套路之美
2)  wushu routine
武术套路
1.
Patella strain in Wushu routines;
武术套路中髌骨劳损的发病机理及预防
2.
Application of transplanting method in innovation of Wushu routine difficult actions;
浅谈移植法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中的运用
3.
Research on building up wushu routine basic training system;
对构建武术套路基础训练体系的研究
3)  Wushu routines
武术套路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Wushu routines;
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2.
Based on questionnaire and consulta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Wushu routines of institute of P.
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目前体育院校武术套路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武术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全面性及教学评价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
By means of Document data analysis,from the two angles of social factors and athletics Wushu itself,this arti- cle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ttraction of current athletics Wushu routines,and also points out the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the attraction of athletics Wushu in order to promote athletics Wushu routines to develop in a proper way.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因素和竞技武术本身两个角度,对影响当前竞技武术套路观赏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观赏性的对策,以期推动竞技武术套路的健康发展。
4)  Wushu [英]['wu:'ʃu:]  [美]['wu'ʃu]
武术套路
1.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Wushu into Olympic Games;
武术套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分析
2.
The Effect of Oral Creatine on Anaerobic Performanceof Wushu Young Athletes;
口服肌酸对体校武术套路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5)  martial arts
武术套路
1.
Competitive capability model for elite male martial arts athletes of Shandong;
山东省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2.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athletes of 16 martial arts tea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various factors which have influenced the performance of Martial Arts athletes.
以浙江省高校16支武术队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提出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时临场发挥的各种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出适应性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为运动员达到最理想的临战状态,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3.
The new version of competition rules of martial arts has made great and magnificent reforms in the way and contents of grading,which has caused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youth s martial arts.
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在评分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大幅度、跳跃性改革,使武术套路运动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6)  Wushu Taolu
武术套路
1.
Research on Design of TJSS(Wushu Taolu Judge Multi-media Study System;
TJSS国际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的设计
2.
Trend of Techniq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ores of Male Wushu Taolu Elite from 2002 to 2004;
2002—2004年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
3.
Tendency of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ore in Female Wushu Taolu Elite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New Rules;
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以来优秀女子运动员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
补充资料:武术
武术

    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又称国术、武艺。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的运动和技击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可 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即已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为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以达到自卫和猎取生活资料的目的。后来人们为了互相争夺财富,制造出更具杀伤力的武器,而且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斗意义的技能。殷商时期,青铜技术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些铜制武器。如矛、戈、戟、斧、钺、刀、剑等,同时也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为了提高战斗力,这时已有了比赛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骑兵兴起,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柄武器变短,短柄武器(特别是剑身)变长,这样武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更加推动了武艺的发展。当时每年有“春秋角试”。而且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技巧,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秦时盛行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汉时,有了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这些武舞已有明显的技击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汉时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已形成多种技术风格的流派,如《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家,199篇,都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两晋南北朝前期实行府兵制,选士的标准对武艺有很高的要求。既要会拳术的捕虏擒拿技术,也要善射并会使用长短兵器。后期玄学盛行,官僚贵族迷恋奢侈生活,追求不老之术,其消极因素致使武艺停滞不前。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武术重新兴起,唐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并用考试办法授予武艺出众者以相应称号。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促进了社会上的练武活动。随着步骑战的发展,在战场上,戈戟逐渐被淘汰,剑作为军事技术多被刀所代替,但作为套路的演练仍在发展。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但对抗性的攻防技术由于受了宋理学家倡导“主静”的影响,都逐渐走向衰微。元代统治者不许民间“聚众围猎”、“弄枪棒”、“习武艺”,连民间私藏武器也属犯罪。武艺多以秘密家传的方式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传授。明代是武艺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练武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余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有的还附有歌诀及动作图解,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民间多以秘密结社的形式传授武艺。其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劈挂拳等多在清代形成。中华民国时期,社会上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拳社,其中以上海的“精武体育会”最为庞大。南京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曾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两届国术国考,进行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赛。1936年中国武术队曾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表演。这些对传播和发展中国武术起了积极作用。
   
   

武术中的剑术表演

武术中的剑术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遗产加以继承、整理和提高,成为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中国武术协会的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武术协会,不少地方还建立了武术馆、武术研究会、武术辅导站和业余体校武术班,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武术活动网,吸引着大批武术爱好者前往习武、健身、治病。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锻炼需要,国家体委先后整理了简化太极拳甲、乙组和初级长拳、刀、剑、枪、棍等20多种武术项目。此外各体育学院、体育学校相继设立武术课和武术专业。大中小学也把武术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还编写了体育系武术通用教材,武术家们著书立说,出版了各种武术专著。有关部门还对长拳、太极拳进行了生理测验,初步揭示了武术运动的科学价值。1953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从1957年开始,武术列为国家的竞赛项目。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制订了《武术竞赛规则》并多次进行修订,促进了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还从1983年起,历经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获得了大量关于传统武术的信息和实物,为武术的继承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为鼓励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了《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试行标准》。为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1986年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研究院。1987年和1990年分别在日本横滨、中国北京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国际武术联合会,其他洲际的武术联合会也相继成立。1987年和1989年还分别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了两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还被列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中国国际武术节期间,在深圳还举行了散手擂台邀请赛。在这些国际比赛中,中国队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内容与分类 过去,武术分类有以地区划分的,有以山脉、河流划分的,有以姓氏或内外家划分的,也有按技术特点划分的。现代 一般按其内容分为两种形式,5个类别(见表)。
   
   

表:中国武术分类

表:中国武术分类


    特点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和技术风格。其特点有三:①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技击性非常明显。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目的在于战胜对方。套路运动尽管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攻防技术的原形有所变化,但仍保留了技击的特性,踢、打、摔、拿、击、刺是套路的技术核心。②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武术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练习时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③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他们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的需要。
   
   

武术中的龙形掌拳术表演

武术中的龙形掌拳术表演


   
    作用 经常坚持武术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武术中的各种拳法、腿法对爆发力及柔韧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各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韧带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武术包含多种拧转、俯仰、收放、折叠等身法动作 ,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步随身行、身到步到”,对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整套动作往往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以能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得到全面发展。练习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如太极拳,强调以意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可使周身血脉流通,适合于慢性病患者作为医疗手段,坚持锻炼,有较明显的疗效。对抗性的散手、推手、武术短兵器、武术长兵器等竞技项目,运动激烈,除能增强体质外,还能培养勇敢、机智、敏捷等优良性格。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