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书院精神研究
1)  The Study of the Spirit of Shu-yuan
书院精神研究
2)  academy spirit
书院精神
1.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select the essence, discard the dross of China s academy spirit, and inherit critically.
文章首先界定了书院精神的内涵,然后从自主精神、平等精神、兼容并蓄精神和践履精神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书院精神的特征。
3)  academy research
书院研究
1.
However,lots of researches hold a double standard in academy research.
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书院研究热。
4)  the study of academy
书院学研究
5)  History of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the Yuan Dynasty
《元代书院研究》
1.
Xuzi pointed out in his History of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the Yuan Dynasty that although the Dongjia Learning House already had the real function of academy .
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
6)  The Research on Songyang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ing
嵩阳书院研究
补充资料:书院
书院

    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唐末五代时期,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私人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的教育组织。书院盛于宋初。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北宋时期书院曾一度衰落。南宋时期兴办书院之风再起。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对南宋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元朝的书院,据称“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书院虽多,却无书院讲学的特点,几乎与官学无大区别,这是书院官学化的开端。延至明正德、嘉靖之际,书院讲学论辩之风才又兴盛起来。王守仁、湛若水和他们的弟子对明朝书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时的书院把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不同学派各标其宗旨,各讲其主张,往往超出书院讲坛的范围,发展成为规模相当大的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院“讲会”制度。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最大、特点最为突出的书院。其特点是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为此,它的名声大振,但也因此而屡遭封建统治者的禁毁(见东林党)。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极力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才允许在政府严密控制下创建书院。清朝书院数量甚大,但除少数仍保留着书院讲学的传统外,多数同官学无大差别。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完全官学化。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