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n Sending Relief to a Famine Area of Two Hans Dynasties
两汉救荒研究
2) Research to homophones of Former and Later Han Dynasty
两汉通假字研究
3) Research on the Mountain Censers of Han Dynasty
两汉博山炉研究
4) The Research on Shiwei of Han Dynasty
两汉《诗纬》研究
5) The Research about Fu of Li Sao Style of the Han Dynasty
两汉骚体赋研究
6) A Study on Taixue of Han Dynasty
两汉太学研究
补充资料:两汉官印
西汉、东汉时期帝、后、百官及少数民族政权官吏使用的印章。遗存古官印以汉印为大宗,官印封泥也多属这一时期。依官职的主属关系可分为帝后及宫官印、诸卿及其属官印、将军及其属官印、王侯及其属官印、郡县乡官印、少数民族官印 6大类。
两汉时期,秩级不同的官吏,官印的质地、纽式均不尽相同,大致可分 6等:①帝、后玺。汉帝玺与秦制同,日常使用的有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6种,史称"乘舆六玺"。另有秦始皇"传国玺",共 7玺,实物均佚。今有"皇帝信玺"封泥传世。皇后玺实物有1968年陕西咸阳出土的"皇后之玺"。帝、后玺的特点是:均称"玺",白玉质,螭虎纽。②王玺。金质,龟纽。《汉官旧仪》谓汉王玺纽式为橐驼纽,今证以实物,似误。实物有1981年江苏邗江发现的东汉初期"广陵王玺"。③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印。均金质、龟纽。列侯印称"印",余均称"章"。实物有金质"石洛侯印"。④秩级中二千石、中二千石印。均银质,龟纽,称"章"。实物有银质"琅琊相印章"。⑤千石以下至二百石官印,均铜质,鼻纽, 4字,称"印",印文或省"印"字。今存世汉官印多属此类。⑥二百石以下小官印。均铜质,鼻纽,半通。按汉百官印边长为汉制一寸,称通官印。半通为通官印之半,因称半通印。以上汉官印等级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定型于武帝时期。今存汉官印除少数民族印外,无不分属于以上 6个等级。
两汉时期官印的制作虽遵循着一定的等级制度,但各个时期的官印印体厚薄、纽式形状以及印文风格都有一定的差别。汉初官印印面仍仿秦制施田字界格或日字格,构图比秦印丰满茂密。纽式以鼻纽为主,同时出现了秦印所无的蛇纽和鱼纽。标准品有"宜春禁丞"、"旃郎厨丞"及"皇帝信玺"封泥等。惠帝至文景时期的官印,印面已多不施界格,多数为4字,官名5字的则合文为 4字。印文笔势多圆转,印体较薄,均背平。已不用蛇纽和鱼纽,而鼻纽、龟纽始成为官印的基本纽式。此期官印鼻纽仍多保持秦及汉初形态,纽面较窄,纽体略圆。龟纽的龟腿较短,头微突,体扁平。鼻纽印标准品有"菑川侯印"、"楚永巷丞",龟纽印标准品有"轪侯之印"。武帝至西汉末官印,二千石、中二千石印均5字,称"章",中下级官印均4字,称"印",侯印亦称"印"。字体宽博,笔势雄劲而略呈圆转,布局严谨饱满,风格凝重大度。龟纽印的龟体比前期略高,背隆起,施六角重环纹,形态逼真。鼻纽印的纽形与前期相较边薄,面宽,孔大,呈覆瓦状,习称瓦纽。标准品有"雎陵家丞"、"山陽尉丞"等。东汉初期官印的纽式及文字风格与西汉中后期印相近,东汉中期以后,时代特点才逐渐明显。这时的官印印体普遍加厚,龟纽印的龟颈加长,鼻纽印的纽边较厚孔小,有的纽面甚宽。印文篆刻多用直笔,笔势方折,字体更显方正,而无西汉印文之圆转体态。标准品有"蠡吾國相"(见图)、"蓽闺苑监"、"甘陵厩丞"等。
汉少数民族官印有汉赠给少数民族官印和少数民族自镌印两类。遗存汉赠少数民族官印有60~70方,涉及的民族有滇、越、匈奴、鲜卑、羌、青羌、胡、卢水、休著屠各、夷、氐、蛮、丁零、乌桓、叟等,遍及四裔。所镌官名有王、侯、君、当百、亲汉长、破虏长、率众长、邑长、千长、百长,匈奴印中还有尸逐王、且渠、居訾、台耆、温禺鞮等依匈奴语汉译的官名和称号。武帝时期赠给少数民族的官印,首字为该民族名,纽式与汉普通官印同。宣帝时期赠给少数民族的官印首字始署"汉",下为民族名。东汉印沿袭宣帝以来传统,首字也多署"汉"。此外,民族名前后多有"归义"等修饰辞(见图),并始以驼纽作为赠给少数民族印的基本纽式。汉代少数民族政权自镌官印见于记载的有匈奴、闽越、南越等,遗存的仅有南越国官印。南越官印制度受汉影响,其纽式形态与汉印不尽相同,广东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的龙纽为汉印所无,"右夫人玺"、"泰子"印的龟纽形态与中原印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参考书目
故宫博物院:《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
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
罗福颐:《古玺印概论》,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
两汉时期,秩级不同的官吏,官印的质地、纽式均不尽相同,大致可分 6等:①帝、后玺。汉帝玺与秦制同,日常使用的有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6种,史称"乘舆六玺"。另有秦始皇"传国玺",共 7玺,实物均佚。今有"皇帝信玺"封泥传世。皇后玺实物有1968年陕西咸阳出土的"皇后之玺"。帝、后玺的特点是:均称"玺",白玉质,螭虎纽。②王玺。金质,龟纽。《汉官旧仪》谓汉王玺纽式为橐驼纽,今证以实物,似误。实物有1981年江苏邗江发现的东汉初期"广陵王玺"。③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印。均金质、龟纽。列侯印称"印",余均称"章"。实物有金质"石洛侯印"。④秩级中二千石、中二千石印。均银质,龟纽,称"章"。实物有银质"琅琊相印章"。⑤千石以下至二百石官印,均铜质,鼻纽, 4字,称"印",印文或省"印"字。今存世汉官印多属此类。⑥二百石以下小官印。均铜质,鼻纽,半通。按汉百官印边长为汉制一寸,称通官印。半通为通官印之半,因称半通印。以上汉官印等级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定型于武帝时期。今存汉官印除少数民族印外,无不分属于以上 6个等级。
两汉时期官印的制作虽遵循着一定的等级制度,但各个时期的官印印体厚薄、纽式形状以及印文风格都有一定的差别。汉初官印印面仍仿秦制施田字界格或日字格,构图比秦印丰满茂密。纽式以鼻纽为主,同时出现了秦印所无的蛇纽和鱼纽。标准品有"宜春禁丞"、"旃郎厨丞"及"皇帝信玺"封泥等。惠帝至文景时期的官印,印面已多不施界格,多数为4字,官名5字的则合文为 4字。印文笔势多圆转,印体较薄,均背平。已不用蛇纽和鱼纽,而鼻纽、龟纽始成为官印的基本纽式。此期官印鼻纽仍多保持秦及汉初形态,纽面较窄,纽体略圆。龟纽的龟腿较短,头微突,体扁平。鼻纽印标准品有"菑川侯印"、"楚永巷丞",龟纽印标准品有"轪侯之印"。武帝至西汉末官印,二千石、中二千石印均5字,称"章",中下级官印均4字,称"印",侯印亦称"印"。字体宽博,笔势雄劲而略呈圆转,布局严谨饱满,风格凝重大度。龟纽印的龟体比前期略高,背隆起,施六角重环纹,形态逼真。鼻纽印的纽形与前期相较边薄,面宽,孔大,呈覆瓦状,习称瓦纽。标准品有"雎陵家丞"、"山陽尉丞"等。东汉初期官印的纽式及文字风格与西汉中后期印相近,东汉中期以后,时代特点才逐渐明显。这时的官印印体普遍加厚,龟纽印的龟颈加长,鼻纽印的纽边较厚孔小,有的纽面甚宽。印文篆刻多用直笔,笔势方折,字体更显方正,而无西汉印文之圆转体态。标准品有"蠡吾國相"(见图)、"蓽闺苑监"、"甘陵厩丞"等。
汉少数民族官印有汉赠给少数民族官印和少数民族自镌印两类。遗存汉赠少数民族官印有60~70方,涉及的民族有滇、越、匈奴、鲜卑、羌、青羌、胡、卢水、休著屠各、夷、氐、蛮、丁零、乌桓、叟等,遍及四裔。所镌官名有王、侯、君、当百、亲汉长、破虏长、率众长、邑长、千长、百长,匈奴印中还有尸逐王、且渠、居訾、台耆、温禺鞮等依匈奴语汉译的官名和称号。武帝时期赠给少数民族的官印,首字为该民族名,纽式与汉普通官印同。宣帝时期赠给少数民族的官印首字始署"汉",下为民族名。东汉印沿袭宣帝以来传统,首字也多署"汉"。此外,民族名前后多有"归义"等修饰辞(见图),并始以驼纽作为赠给少数民族印的基本纽式。汉代少数民族政权自镌官印见于记载的有匈奴、闽越、南越等,遗存的仅有南越国官印。南越官印制度受汉影响,其纽式形态与汉印不尽相同,广东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的龙纽为汉印所无,"右夫人玺"、"泰子"印的龟纽形态与中原印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参考书目
故宫博物院:《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
罗福颐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
罗福颐:《古玺印概论》,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