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radox and Tragedy
悖论与悲剧
3) Comedy and Tragedy
喜剧与悲剧
4) theories of tragedy
悲剧理论
1.
Aristotle s literary theories of traged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亚里斯多德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理论的阐述在文学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5) tragic theory
悲剧理论
1.
If w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tragic theory,we may find that Aristotles tragic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ory plot is tragedys soul.
细察西方悲剧理论史 ,我们可以发现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强调故事情节的营构是悲剧的灵魂 ,但并不能因此就断定亚氏是一个结构主义者 ,就与以伦理冲突结构悲剧理论的黑格尔适成相反。
6) tragedy theory
悲剧理论
1.
An appreciative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Hamlet base on Aristotle's tragedy theory
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赏析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
2.
The western aesthetics and tragedy theory have gone along the same evolvement too.
西方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和人类学本体论三个阶段 ,其美学和悲剧理论也进行了同样的嬗变过程。
3.
Then we talk about Zhu Guangqian’s main esthetics, we learn from five aspect, aesthetic intuitionism, tragedy theory, poesy theory, the metal of esthetical and humanness, humanitarianism,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all beauty.
本文主要对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进行梳理,首先介绍了朱光潜先生的生平和美学思想的中西文化根基;然后对朱光潜的主要美学思想进行论述,分别从“美感经验”说、悲剧理论、诗歌理论、美的本质还有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五个方面论述,本人把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以上五个方面是他三个阶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最后谈谈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影响。
补充资料:悲剧
悲剧 tragedy 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发源于古希腊,由春季祭祀酒神仪式上的酒神颂演变而成。亚里士多德把它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在悲剧中 ,人的欲望、情感 、意志 、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 ,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因而 ,由行动构成的命运的曲线,连同最终的结局无论是失败或是丧失生命,便是他(或她)完整生活的凝聚,亦即完整的人格在行动中自满自足。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运动所体现的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悲剧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区分。在戏剧史上,悲剧题材的演变要比其他体裁更为明显。人们把古希腊悲剧区分为命运悲剧和英雄悲剧,两者的主人公都是超凡的神祗和王公贵族,在悲剧冲突中表现激烈的情感、超人的意志和不朽的精神。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多是王公贵族。19世纪以后,悲剧的题材转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现实主义悲剧作品中,通过小人物永不满足的、不能实现的追求表现现代人的生态与心态,从而获得一种崇高感。荒诞派剧作家则善于从人类尴尬的生存状态中寻找悲剧题材,着力表现当代人对失去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渴求。 中国古典戏曲也不乏悲剧作品。与西方悲剧相比较,中国戏曲往往由忠与奸、善与恶、压迫与被压迫的鲜明对立构成悲剧冲突,其中有《赵氏孤儿》、《精忠谱》这样的英雄悲剧,有《窦娥冤》这样表现被压迫者反抗精神的悲剧,也有《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不少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往往削弱了原有的悲剧力量。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