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rief Discussion on Hu Ke s Dramas
胡可剧作简论
2) Why do you make fun of me?
胡尔作剧
3) ON HU SHI S DRAMA IDEA
论胡适的戏剧观
4) Studies on "Zuju(Plays Set)" in Ming Dynasty
明代组剧简论
5) A Brief Exposition of New-Period Stage Plays
新时期话剧简论
6) A Study of Qing Jianfu s Poetic Drama in a New Perspective
秦简夫杂剧新论
补充资料:胡可
Hu Ke
胡可
国剧作家。满族。 1921年2月28日生于山东省益都县。少年时代肄业于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和第一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于1937年秋参加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到晋察冀边区,参加八路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曾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在中学时代,胡可就是一个戏剧爱好者,16岁参加革命后,同部队指战员和农民群众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创作了多幕儿童剧《清明节》、多幕话剧《戎冠秀》、独幕话剧《枪》及《喜相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创作了《战斗里成长》(1949)、《英雄的阵地》(1951)、《战线南移》(1953)、《槐树庄》(1959)等反映部队和农村生活的剧本,成为部队中有影响的剧作家。
《战斗里成长》是根据胡可自己与胡朋、□焚、胡海珠、轾影集体创作的多幕剧《生铁炼成钢》改写的。胡可在原剧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再创造。《战斗里成长》揭示了新旧两个时代的生活,表现了赵老忠、赵钢、赵石头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剧中着力刻画的赵石头是一个农民出身的战士,朴实、勇敢、倔强。他从自发反抗地主的压迫,到经过斗争的磨炼和党的教育,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的过程,在戏剧冲突中,被表现得很有特色。赵石头的形象真实、饱满、生动,比以前的同类戏剧作品有所突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首演,后被译成多种外文,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等国都上演过。
《战斗里成长》剧照
多幕话剧《英雄的阵地》表现解放战争时期某部钢铁营抗击敌人两个团的进攻,指战员们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多幕话剧《战线南移》以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部的一次反击战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的战斗生活,揭示了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剧中苗逢春等几个人物的形象都较鲜明,是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斗争生活的一部成功的有代表性的作品。
《槐树庄》发表于1959年,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首演。剧本反映了华北农村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生活历程,表现出农村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尤其是郭大娘的形象,血肉饱满,栩栩如生,是中国农村妇女新的典型形象,在话剧创作中尚不多见。
胡可的剧作《战斗里成长》、《槐树庄》都被拍摄成同名电影。他的几部剧本曾合编为《战斗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尚有文集《习剧笔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胡可论剧》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陈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