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荀子的正义思想
1)  Xunzi s Thought of Justice
荀子的正义思想
2)  Xuncius s Ideas of Using Antiquity as a Mirror
荀子的鉴史思想
3)  Idea of Xunzi
荀子思想
4)  Discrimination of Xunzi's Ideas of Justice and Benefit
荀子义利思想辨析
5)  On Xunzi s Thoughts of Paideia
论荀子的教化思想
6)  Discussion of Sun Zi s Educational Thought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补充资料:荀子
荀子(约前325~前238)

    中国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图片

图片


   
    生平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据说他15岁就到齐国稷下“游学”,后成为稷下有威信的领袖。曾于公元前264年左右应聘入秦 ,从儒家立场出发,提出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有被秦国统治者采用。后游学赵国、楚国,受春申君委任作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
    哲学思想 自然观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辩证观点。主张不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职能,强调“天行有常”的规律性,反对背道而妄行的主观唯心论;另一方面,又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能动性,反对自然命定论。使自然无为与人道有为在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得到统一。
    认识论 荀子认为,“知有所合谓之智”,“能有所合谓之能”,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主观符合客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认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天官”(感觉器官)和“天君”(思维器官)的作用。这种认识上的辩证方法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又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强调理性思维的能动作用。
    人性改造论 通过对人性问题的探讨,荀子进一步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为“化性而起伪”,改造主观世界。他把人们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归之于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把为了调节这一欲求而必须具备的道德意识归之于后天人为的社会规范(伪)。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可以改造变化,道德规范是人为创造的结果。
    社会起源论 在解释社会国家起源的问题上,荀子认为人们一方面在物质利益上产生利害冲突,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分工又需要互通有无。这种依存关系,使人们处于“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的矛盾之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确定分工,建立等级制度,以保持社会的统一。这种以“分”求“一”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封建势力要求以新的等级制度建立统一新政权的愿望。
    历史观 荀子通过对古今问题的总结,进一步对历史发展中社会制度的继承和变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方面,他认为历史总是处在更新代替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反映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道)是无时无处而不常在(尽)的。从普遍规律来看,古与今虽具有差异性,但更具有一致性。只有这种一致性,才能保证“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这是荀子在宗法传统的重重束缚下提出来的一种以继承为主的温和改革思想,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缓慢过渡的历史特征。
    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荀子适应封建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运用“解蔽”方法,在对战国以来百家之说进行全面批判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先秦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贡献中也包含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韩非、王充、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荀子的学说长期被认为有别于儒家正统思想,所以它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没有取得正统地位。
    伦理思想 荀子提出了一种以性恶论为基础,以礼为核心,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伦理学说。他所谓的“礼”,对奴隶制宗法制度有所改变  。但他又特别强调“分”、“辨”、“别”,主张“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在义利关系上,荀子肯定义与利是“人之所两有”。但又坚持重义轻利。认为重利轻义,义利两失;重义轻利,义利两得。他还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提倡用礼义来改变人类原来的恶性。他重视外部环境对道德的影响,要求“注错习俗”;重视后天的学习和积累,要求人们“积善成德”,以成为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君子和圣人。
    逻辑思想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创造了以正名为中心和目的的逻辑体系。他详细阐述了名的作用、名的认识基础以及制名的原则和方法。荀子十分强调正名。他所谓的正名,就是要使名正确地反映实,做到“名闻而实喻”、“名定而实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