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一区位的名称,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汀州,今指福建最西边的地市——龙岩。龙岩市历史悠久,从发现的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的过渡阶段的文化遗存看,早在一万年前,闽西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晋太原三年(二八二年),置新罗县,这是闽西省史可查最早设置的县,属晋安郡所辖;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设汀州,辖长汀、新罗(后改为龙岩)、宁化三县,从此闽西开始大步迈向汉化的进程。民国时期,闽西的州郡行政名称改为龙岩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名为龙岩地区;1997年5月1日,撤销龙岩地区行政公署而设立地级龙岩市。
龙岩市现有新罗区、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五县。全市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87万。她东临厦门、漳州、泉州,西连江西赣州,南接广东梅州、汕头,北靠本省三明。从地理位置上说,既是闽南“金三角”腹地,又是内地经济区的前沿,也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从人文和资源而言,闽西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福建省重点侨区、林区、矿区和旅游区。
某些地区概述:
新罗区:
新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城东名胜“龙岩洞”设置龙岩县,清雍正十二年升格为龙岩直隶州,民国恢复龙岩县,1981年撤县设龙岩市,1997年撤市设区,即为新罗区。辖区地处龙岩中心城市,是福建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辖4个街道、15个乡镇,面积26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万人。
永定县:
永定客家风俗,从西晋至今1700多年间,既沿袭不少古代中原文化遗风,又逐渐形成多姿多彩的风尚习俗。客家先民辗转南迁,身无长物,傍无凭藉,所到之所,多是乡曲荒丘。为适应新环境,他们建造土楼合族聚居,男勤生产,女务织纤,团结互助,清洁卫生,保持了传统的民族美德。建国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道德观念的更新,民见民俗了发生了一些变化,既继承了传统的良风美俗,了批判、荡了崇神拜鬼的封建迷信和男尊女卑等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竟有不少良风美俗被视为封、资、修加以批判,出现了皂白不分的混乱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又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举起拥军、拥政、爱民、讲文明礼貌、提倡优生优育以及讲科学、讲卫生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永定有道、佛、基督和天主四个宗教组织。建国前,它们归僧(会)道司管理。建国后,它们的正当活动受国家的法律保护。
上杭县:
上杭客家先民来自中原汉族,在县境定居后与先期到达的部分畲族杂居,相互融化,但习俗仍与中原汉族相似,保留不少周礼古风,具有明显的客家特色。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生产落后,交通闭塞,民俗较为保守,加之受传统的道德规范。“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多内向自尊、尊儒好学、安土重迁、崇古追远、重义好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变革,民俗发生深刻变化,刻苦耐劳、奋发进取精神日益弘扬,人们敦厚友爱、助人为乐。尊老敬贤、好学上进、婚姻自主。勤俭成风。但60年代后,尤其经“文化大革命”,许多良风美俗被视为封、资、修加以批判,一些陈规陋习又沉渣泛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精神风貌有了新的变化,自觉顶风正俗,清除陈规陋习,传统美德和优良习俗逐步恢复。但由于一度放松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地方封建宗族活动,以及迎神弄鬼、买卖婚姻、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又有滋长蔓延之势,党和政府已经注意,井正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移风易俗,发扬传统的优良风尚,树立社会主义新风,使之更好地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