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Study on Maodun Literary Prize
茅盾文学奖研究
2) Mao Dun Prize for Literature
茅盾文学奖
1.
The Awarded Realistic Works and the Awarding Mechanism of Mao Dun Prize for Literature;
现实题材的获奖作品与茅盾文学奖的生产机制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o Dun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the awarded works is not simply the value production relation but restricted by the position of Mao Dun Priz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its position and literary field in different periods.
茅盾文学奖(文学评奖)与获奖作品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值生产关系,而是受到茅盾文学奖(文学评奖)在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位置与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场域之间张力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3) aesthetics in Maodun Literary Prize
茅盾文学奖美学
4) Maodun studies
茅盾研究
6) Mao Dun's literary works
茅盾文学创作
补充资料:茅盾
茅盾(1896~1981) 中国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常用的笔名之一。
生平 生于浙江桐乡。父亲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士。茅盾在嘉兴中学堂读书,从小就喜爱阅读古典小说,这些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预科毕业后,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初,开始主持《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并连续撰写《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平议》等文章,表露对于文学发展的基本见解。11月,接编并全部革新《小说月报》。1921年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从这时起,主要从事新文学的倡导、评论和外国文学的评介工作。2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辞去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地致力于社会革命活动。1921年初,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后,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从事中共中央联络员的工作,曾先后在中共所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任教。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参加了群众运动,与郑振铎等创办了《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其间,文艺思想也发生相应的变化,1925年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与郭沫若、恽代英等人在此前后发表的论著一起,构成随后的革命文学运动的前奏。1926年,他奉中共中央之命,以左派国民党员代表身分,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任毛泽东为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职务。1926年底,北伐军占领武汉,成立国民政府。茅盾赴武汉,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茅盾离开武汉,经牯岭回上海。从此,以茅盾的笔名,开始文学创作活动。 创作 1927年9月~1928年6月 ,茅盾完成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的创作。小说描绘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勃兴到失败的起伏中,众多知识青年(大多为女性)的状况和心态,同时也流露对这场革命作着反思的作者的心绪。当时正值革命文学论争的高潮,茅盾和这部小说都被卷进论争,因而更引起文坛的关注。1928年 7月,离沪去日本,客居东京和京都期间,写作长篇小说《虹》和《骑士文学A B C》、《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等一系列著作及《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30年代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时期。这时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优秀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创作,同时在《申报·自由谈》、《太白》等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杂文、文学评论和作家研究专论。1933年1月,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作品以上海几个资本家之间的尔虞我诈、并吞争夺为主要线索,写到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写到帝国主义、反动政权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冲突,以及军阀间的混战等,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全貌的力作。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把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瞿秋白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就描绘现代中国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壮丽的历史进程而言 ,茅盾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在《子夜》等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面把握和剖析社会生活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构思,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茅盾献身于抗敌救亡活动。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4月,他所主编的《文艺阵地》创刊,同时,为香港的《立报》编辑副刊《言林》。长篇《第一阶段的故事》便是这时完成的。1939年3月,去新疆学院任教,被推为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1940年5月,由新疆到达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为《 中国文化》等刊物撰文多篇。10月,到达重庆。陆续完成了优秀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篇的创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茅盾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抵香港。5月,在《大众生活》周刊连载了揭露国民党特务统治的长篇小说《腐蚀》。9月,主编《笔谈》半月刊。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占香港,茅盾辗转至桂林、重庆等地。这期间,有创作《霜叶红似二月花》、《走上岗位》和话剧《清明前后》问世。 抗战胜利后,茅盾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从事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活动。1946年底~1947年初,访问苏联。著有《苏联见闻录》和《访苏杂谈》两部著作。1947年底茅盾又到香港,参加《小说》月刊工作,主编在港复刊的《文汇报·文艺周报》。长篇小说《锻炼》便是在该刊连载的。1948年底,到北平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期担任文化部部长,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这时期茅盾的文学工作着重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 ,著作有《鼓吹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晚年,经受着疾病的苦痛,完成了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的写作。1981年 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中共中央根据他的请求,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