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恐另有原因。
1)  There may be some other reason for it.
恐另有原因。
2)  There was still another reason.
还另有原因。
3)  reason for dinosaur extinction
恐龙绝灭原因
4)  in addition to
另有,还有
5)  causally [英]['kɔ:zəli]  [美]['kɔzəlɪ]
有原因地
6)  To have other intentions
另有企图
补充资料:恐龙灭绝原因
科学家们推测,大约在2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阳光灿烂,南北两极没有皑皑白雪,赤道带上更无漠漠黄沙。植物欣欣向荣,动物生生不息,主宰这个迷人世界的就是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约1.4亿万年之久,可是不知何因,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250种恐龙渐渐地绝迹了。人类的出现仅仅在50000年以前,而恐龙的灭绝已是人类出现以前很久的事了,因而,科学家们只能利用第二手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推测。

恐龙灭绝发生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科学家对其源由作过种种假设。20世纪7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父子提出了碰撞假说,认为在白垩纪末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导致恐龙灭绝。他们是根据有关的地质考察而作出上述假设的。

  1977年夏天,为了寻找地壳漂移的资料,加州大学的华特·阿瓦兹来到意大利加比奥镇,研究那里的岩层。阿瓦兹发现,那些岩石中间一层是约半寸厚的深红色粘土层。阿瓦兹将粘土沉积层送回美国交给他父亲——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路易斯分析。他们十分惊奇地发现,这岩层中稀有金属铱的含量特别高。铱通常只在陨石中存在,父子俩于是提出,恐龙灭绝与白垩纪末期的陨石雨有关。

  按照他们的假说,那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后,产生很多尘埃,漂浮于大气中,长时期阻隔太阳光,导致那些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的植物首先死亡,然后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如恐龙等随之绝灭。最后富含铱的尘埃像雪花一样飘落到地面,形成一层积层。

稍后,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罗普和小基普科斯基对过去2.5亿年即从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已知化石记录进行了统计,发现大约每隔25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规模性的生物灭绝,下次灾难将在1300万年以后发生。他们认为,生物的这种周期性灭绝是由“一个地球外的作用过程”造成的,但用上述“陨星碰撞”似乎又无法解释这周期性的灭绝现象。有天文学家提出,这是星际尘埃引起彗星周期性的轰击地球造成的。

路易斯的学生,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查德·穆勒则提出一个“纳米西斯假说”。纳米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女神,专司惩罚那些专横跋扈者。穆勒认为,在太阳系周围,可能有一颗绕太阳做轨道运动的伴星。它每隔2600万—3000万年就与太阳接近一次,把绕太阳运行的彗星云搅乱。其中有些彗星可能与地球相撞,使地球表面陷入一个长期寒冷而又昏暗的境地。恐龙横行地球,“复仇女神”引来无数巨大的陨石,顷刻间,身躯笨重的恐龙尸横遍野。少数一时没有毙命的,由于气候骤变,严寒威逼,伤残者因缺食受冻很快一命呜呼,偶尔残存下来的几只则由于配偶难找,无法繁衍而终于绝迹了。

在寻找“复仇女神”的过程中,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韦米尔独辟蹊径,提出了X行星假说,认为X形星是一个环状群星体,大约在6500万年前,它的轨道发生过一次改变,正是这次改变,导致地球上下了一场陨星雨,使恐龙等生物灭绝。

此外,科学家们还提出了以下一些假设:

超新星爆发说。超新星爆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还放射各种宇宙线和电磁辐射,造成对地球外层臭氧层和磁层的破坏,并影响到地磁场强度、方向和气温及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超新星遗迹降落地球亦会改变海洋和陆地中的物质成分,这些变化导致地球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引起生物大灭绝。

太阳辉斑爆发说。太阳的特大爆发使臭氧层产生大量一氧化氮,从而导致臭氧数量减少,紫外线辐射强度迅速上升,结果给生物带来了致命的危害,致使生物大规模灭绝。

火山爆发说。火山喷发后,气溶胶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个包围在地球外围的薄膜,使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热量减少了,从而使全球的气温大幅度递减。另外,火山喷发的毒物(一氧化氮)及灰雾产生的酸雨等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突变而导致生物大规模绝灭。

古地磁极反转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