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时报广场的兴衰
1)  TIMES SQUARE URBAN REDEVELOPMENT IN HINDSIGHT
时报广场的兴衰
2)  Times Square
时报广场
1.
Nowadays,Times Square has not only regained its formerexuberance, but also is imbued with the spirit of our age.
纽约时报广场的都市更新历时10多年, 几经周折, 现在终于基本完成。
3)  rise and decline of market
市场兴衰
4)  Persperous and decline of architecture
建筑的兴衰
5)  time signal in broadcasting
广播报时
6)  scintillation decay time
兴烁衰减时间
补充资料:《时报》
      中国近代有影响的全国性日报。1904年 6月12日由狄楚青(狄葆贤)创办于上海。罗普(孝高)任总主笔,历届主编为陈冷、雷奋、包天笑、戈公振等。每日刊行对开 2张,1907年2月起增至3张。
  
  《时报》创办初期,曾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资助,是康、梁在国内的重要喉舌。辟有"论说""中外新闻""时评""译丛""小说"等栏目。宣传君主立宪,主张和平改革,反对清政府的假立宪。1908年以后,与康、梁关系疏远,与江浙立宪派关系密切。民国初年,代表进步党的利益,一度维护袁世凯的统治。1914年起 ,因袁世凯排斥进步党,报纸即转为反袁,并抵制洪宪帝制。以后,此报政治色彩逐渐淡薄。1925年由黄承恩(伯惠)接办后,着重刊登体育新闻和社会新闻,以消遣娱乐性内容吸引读者。
  
  《时报》从创刊起,即辟有"小说"专栏,除少量创作外,大量译载西方文学作品。基本用白话。其中,爱情题材的《空谷兰》、探案题材的《火里罪人》曾传诵一时。它刊载的一些世界名著,如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大师 J.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 (刊于1905年12月)、V.雨果的《悲惨世界》(译名《逃犯》,刊于1907年8月)、W.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刊于1910年4月),均为国内较早的白话译本。
  
  
  
  在报刊业务改革上,《时报》独树一帜。配合新闻,专门辟设"时评"栏,每日数篇,短小灵活,驰骋自如。版式、版面也有创新和特点,近代报刊多采用书本式,把几个版面印在一张纸的单面上,《时报》打破成例,首创对开报纸、分为 4个版、两面印刷的版式;版面编排实行分栏设目,采用1~6号字体,区别正文、标题和消息的轻重缓急。它的这些创新,后来为《申报》、《新闻报》(中国)等大型报纸仿效。民国初年,《时报》又开辟《教育》、《实业》、《妇女》、《儿童》、《图画》、《文艺》等周刊,也为许多报纸所仿行。黄承恩主办时期的《时报》,重视图片报道,重要新闻和体育比赛照片,都用彩色套印。
  
  因经费困难,于1939年9月1日停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