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ories of Buddha's Nirvana Sūtra Carved on Stone Tablets
造像碑的涅?经变
2) zaoxiangbei
造像碑
1.
As far as the form of the monument is concerned,"Zaoxiangbei" is set up for making merits,building virtues and blessing the well-being of a family.
"渤海咸和四年铭文佛龛"从形式上看当为"造像碑",是为建树功德、祈求阖门安康而有意造刻的。
3) Sun Bi stela with human statues
孙壁造像碑
1.
Sun Bi stela with human statues housed in Xinxiang Municipal Museicipal Museum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n artifact of the Tang dynasty,howrver,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ck inscriptions may have been made in the Song dynasty.
新乡市博物馆所藏《孙壁造像碑》原以为是唐碑,但作者认为该碑阴下半部分为宋代重刻。
4) Joss Statues
佛教造像碑
1.
The Modes and Style Evolvement of Joss Statues in North Henan Made in the Dynasty of Bei Wei (II);
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的样式特征与风格演变(下)
2.
The Modes and Style Evolvement of Joss Statues In North Henan made in the Dynasty of Bei Wei(I);
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的样式特征与风格演变(上)
5) Studies on the Statue Monuments in Liubei Temple
刘碑寺造像碑研究
补充资料:造像碑
中国古代以雕刻佛像为主的石刻。全形似碑,在其上开龛造像,多为佛教造像,只有极少数与道教有关。并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也有线刻的供养人像。盛行于北朝时期,多发现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有光初五年(322)前赵浮图澄造释迦像碑,是见于著录的年代最早的一例。现存的实物,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而以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的数量最多,说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仅偶有发现。其造像题材和造型风格等方面的特征,一般近于同时期的石窟寺艺术。但因雕刻于碑石上面,故多系高浮雕作品,且形体较小,雕琢得更加精细,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及宗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造像碑的形状与题材大致可以分为扁体碑形和四面体柱状两类,以前一类为多。
扁体碑形造像碑 又可分为有碑额和无碑额两式,主要像龛雕于碑体正面,碑阴及碑侧有的也雕像龛,但多是造像人题名及供养人像等。有碑额的一式,例如山西新绛东魏武定二年(544)释迦多宝造像碑,碑额作双龙盘曲状,与一般碑额相同,但额上居中处刻一尊立佛。碑身上部开龛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铭刻。碑侧上部开龛造像,以下分3排线雕供养人像,并各有榜题。无碑额的一式,碑首又有作圆拱形和方形两种。圆拱形顶的如麦积山石窟"麦察" 133号窟中第10号造像碑,碑分3段,上段为圆拱状,居中刻释迦多宝并坐龛,龛楣尖拱上刻七尊化佛。下段刻主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有力士和狮子。龛侧稍上处左刻鹿野苑双鹿听法,右刻维摩诘像。中段刻交脚弥勒像龛。在上、中两段的主龛两侧雕有佛传故事。碑首作方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四年(568)造像碑,上端方形,雕垂帐纹,底部刻宝炉和双狮,其上中分为二,各开龛3层,合计6龛,龛内造像。除立碑形造像碑外,也有作卧碑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五年造像碑,高仅53厘米,而宽达137厘米,碑面居中开小龛造像,为交脚弥勒及二胁侍。其余部分均刻造像记铭文。
四面体柱状造像碑 四面宽度大致相同,均有雕刻,以河南浚县北齐武平三年(572)造像碑最精美。 该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砖木建筑的九脊单檐歇山式碑顶。碑身四面均刻有上中下3层小龛,龛内造像。据造像铭记,可知正面上龛为弥勒,中龛为释迦,下龛为阿弥陀;左侧上龛为弥勒、观世音双尊,中龛为普贤菩萨,下龛为无量寿佛;背面上龛为释迦,中龛为大势至菩萨,下龛为释迦多宝并坐;右侧上龛为维摩诘,中龛为涅槃变,下龛为薄师佛。题材多样,刻工精细,是很少见的。常见的还有以千佛为题材的造像碑,是在佛龛上下或四周雕刻千佛,如山西高平出土的北魏王黄罗等人造像碑。
道教造像 多见于陕西耀县的造像碑上,常与佛教造像合雕于一碑。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绛双鲁造像碑等,特别是保定二年(562)李昙信造像碑发愿词中,记明为"敬造释迦、太上老君诸其菩萨石像一区",可确证为佛、道像合雕的造像碑。
造像碑的形状与题材大致可以分为扁体碑形和四面体柱状两类,以前一类为多。
扁体碑形造像碑 又可分为有碑额和无碑额两式,主要像龛雕于碑体正面,碑阴及碑侧有的也雕像龛,但多是造像人题名及供养人像等。有碑额的一式,例如山西新绛东魏武定二年(544)释迦多宝造像碑,碑额作双龙盘曲状,与一般碑额相同,但额上居中处刻一尊立佛。碑身上部开龛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铭刻。碑侧上部开龛造像,以下分3排线雕供养人像,并各有榜题。无碑额的一式,碑首又有作圆拱形和方形两种。圆拱形顶的如麦积山石窟"麦察" 133号窟中第10号造像碑,碑分3段,上段为圆拱状,居中刻释迦多宝并坐龛,龛楣尖拱上刻七尊化佛。下段刻主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有力士和狮子。龛侧稍上处左刻鹿野苑双鹿听法,右刻维摩诘像。中段刻交脚弥勒像龛。在上、中两段的主龛两侧雕有佛传故事。碑首作方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四年(568)造像碑,上端方形,雕垂帐纹,底部刻宝炉和双狮,其上中分为二,各开龛3层,合计6龛,龛内造像。除立碑形造像碑外,也有作卧碑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五年造像碑,高仅53厘米,而宽达137厘米,碑面居中开小龛造像,为交脚弥勒及二胁侍。其余部分均刻造像记铭文。
四面体柱状造像碑 四面宽度大致相同,均有雕刻,以河南浚县北齐武平三年(572)造像碑最精美。 该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砖木建筑的九脊单檐歇山式碑顶。碑身四面均刻有上中下3层小龛,龛内造像。据造像铭记,可知正面上龛为弥勒,中龛为释迦,下龛为阿弥陀;左侧上龛为弥勒、观世音双尊,中龛为普贤菩萨,下龛为无量寿佛;背面上龛为释迦,中龛为大势至菩萨,下龛为释迦多宝并坐;右侧上龛为维摩诘,中龛为涅槃变,下龛为薄师佛。题材多样,刻工精细,是很少见的。常见的还有以千佛为题材的造像碑,是在佛龛上下或四周雕刻千佛,如山西高平出土的北魏王黄罗等人造像碑。
道教造像 多见于陕西耀县的造像碑上,常与佛教造像合雕于一碑。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绛双鲁造像碑等,特别是保定二年(562)李昙信造像碑发愿词中,记明为"敬造释迦、太上老君诸其菩萨石像一区",可确证为佛、道像合雕的造像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