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r skirt was rucked up.
她的裙子皱了。
2) draped skirt
褶皱的裙子
3) Her petticoat was too long.
她的衬裙太长了。
4) She gathered her brows into a frown.
她皱起了眉。
5) She laid her skirt from her.
她脱下裙子。
6) She tied an apron on.
她系上了围裙。
补充资料:褶皱
褶皱 fold 岩石中面状构造(层理、劈理、断层面等)的弯曲。又称褶曲。是常见的地质构造。向上凸曲称背形,向上凹曲称向形。若组成褶皱的多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核心为较老岩层向两侧依次渐新的褶皱称背斜,核心为较新岩层向两侧依次渐老的褶皱称向斜。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千米,小者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单个褶皱的组成部分称为褶皱要素,包括:①核。褶皱的中心部分。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③转折端。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有时也称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中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枢纽联成的面,其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轴迹。⑥脊和槽。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脊(对背斜而言),最低点称槽(对向斜而言),相应地,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脊线,槽的连线称槽线。 综合褶皱的轴面和枢纽二者的产状,可分为:①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0°~10°)。②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70°。③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直立。④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于水平。⑤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⑥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近于水平。⑦斜卧褶皱。轴面和枢纽的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倾角20°~80°。根据同一褶皱层在褶皱各部位(轴部和翼部)的厚度变化情况可分为:①顶厚褶皱。轴部厚度大于翼部。②等厚褶皱。轴部和翼部厚度相同。③顶薄褶皱。轴部厚度小于翼部。
褶皱的形成机制与受力方式、变形环境和褶皱层的力学性质有关,大致有以下4种作用:①纵弯褶皱作用。受顺层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产生的褶皱,通常为等厚褶皱,形成于较浅层次的上部地壳中,强度较大的褶皱层起主导作用,但各层的强度可以有较大差别。②横弯褶皱作用。受垂直于褶皱层的力的作用产生的褶皱,通常为顶薄褶皱。③剪切褶皱作用。受斜交于褶皱层的一系列平行密集面的不均匀剪切作用产生的褶皱,通常为顶厚褶皱,常发生在中层次(或深层次)韧性较大下部地壳岩石中。④流褶皱作用。形成于塑性较大的岩石中(如岩盐、石膏)或处于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低粘度固态物质中,常产生具流动变形特点的形态复杂的柔流褶皱。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