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我考上医学院了。
1)  I got accepted to med school.
我考上医学院了。
2)  MCAT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s Test)
医学院入学考试
3)  Shangha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上海国医学院
4)  Shanghai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上海中医学院
5)  She set her sights on medical school.
她想上医学院
6)  hospital assessment
医院考核
补充资料:上海音乐学院
      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央文化部直属重点艺术院校之一。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具有高度音乐水平和全面修养的音乐专门人才,毕业后能胜任音乐创作、指挥、演唱、演奏、理论研究或艺术院校的教学工作。
  
  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927年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0、1952年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7衷骸⒅醒胍衾衷夯衷骸?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先后有福建音乐专科学校、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音乐系和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大部分并入该院。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原任院长贺绿汀,现任院长桑桐。
  
  该院设有作曲指挥、民族音乐、音乐学、声乐、管弦、钢琴6个系,包括作曲、作曲理论、乐队指挥、合唱指挥、声乐、民族民间演唱、管乐、弦乐、打击乐、提琴制作、钢琴、民族音乐理论、民族乐器、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等15个专业。其中本科作曲、理论、指挥、声乐各专业学制5年,乐器演奏各专业学制4年。另设有3年制少数民族班,2~3年制干部专修科和夜校部。各系均招收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同时,该院还附设有 6年制的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及3年制的音乐小学。70年代中期成立系、处一级的科研机构音乐研究所,重点从事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民族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工作。1979年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艺术实践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及科研处,以推动和促进学术交流、创作、演出、教学研究等活动。同年起编辑、出版学报《音乐艺术》(季刊)及丛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院的图书馆和唱片室,分别藏有图书乐谱15万册及唱片、磁带近 7万件。另有面向校内外的附属乐器工厂一所,现已能生产竖琴、高级小提琴等乐器,并从事各种民族乐器的改良和试制工作。
  
  据1985年10月统计,学院共有教职员工790人,其中教师429人(教授16人,副教授46人,讲师203人,助教164人),在校本科学生、专修进修生、研究生、留学生等549人,附属中、小学学生302人。30多年来先后在该院担任教职的著名音乐家有丁善德、谭抒真、周小燕、沈知白、卫仲乐、杨嘉仁、钱仁康、邓尔敬、桑桐、陈铭志、李翠贞、范继森、吴乐懿、李嘉禄、李名强、陈又新、朱起东、窦立勳、应尚能、洪达琦、劳景贤、蔡绍序、高芝兰、葛朝祉、王品素、马革顺等。
  
  上海音乐学院一贯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遵循音乐人才要从小培养的规律,从1951年起试办少年班,1954年创办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和附属音乐小学,从而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条龙"的音乐教育体制,保证了大学本科的学生来源和招生质量。
  
  鉴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决定性作用,学院致力于建设一支学有专长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突进的教师队伍。教学中,既坚持严格的基本训练,又注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尊师爱生、勤学苦练已成为该院的传统风格之一。在理论研究、著述方面,全院师生共出版的论著、译著达 200多种。其中较重要的有:贺绿汀的《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沈知白的《中国音乐史纲要》,丁善德的《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写作技术》,钱仁康的《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音乐欣赏讲话》(上、下册),桑桐的《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下册)、《和声学专题六讲》,陈铭志的《赋格曲写作》,马革顺的《合唱学》,夏野的《戏曲音乐研究》,胡登跳的《民族管弦乐法》,江明惇的《汉族民歌概论》等;较重要的译著有《配器法》(W.辟斯顿)、《音乐基本理论》(И.B.斯波索宾)、《论钢琴表演艺术》(Γ.Γ.涅高兹)、《拉丁美洲音乐》(И.斯洛尼姆斯基)、《音乐语言》(库克)等。1959~1979年,学院承担了《辞海》音乐释文的编写、定稿工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1949~1984年,上海音乐学院已有大专毕业生3721人,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的领导人员和业务骨干。才旦卓玛、王酩、施鸿鄂、陈燮阳、闵惠芬、汤沐海、叶聪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在国内外各种音乐比赛中,有130多人次获奖。
  
  30多年来,该院师生还创作了不少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音乐作品。如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丁善德的交响曲《长征》、《儿童钢琴组曲》,施永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刘施任的交响大合唱《祖国颂》,蒋祖馨的钢琴组曲《庙会》,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大提琴独奏《幻想曲》,汪立三的钢琴曲《蓝花花》,张敦智的交响合唱《森林日记》,许舒亚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